Buddha Mountain  Phật Sơ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主页

相片

经典

大藏经

咒典

联络

 

大智度论100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二

卷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四

卷第二十五

卷第二十六

卷第二十七

卷第二十八

卷第二十九

卷第三十

卷第三十一

卷第三十二

卷第三十三

卷第三十四

卷第三十五

卷第三十六

卷第三十七

卷第三十八

卷第三十九

卷第四十

卷第四十一

卷第四十二

卷第四十三

卷第四十四

卷第四十五

卷第四十六

卷第四十七

卷第四十八

卷第四十九

卷第五十

卷第五十一

卷第五十二

卷第五十三

卷第五十四

卷第五十五

卷第五十六

卷第五十七

卷第五十八

卷第五十九

卷第六十

卷第六十一

卷第六十二

卷第六十三

卷第六十四

卷第六十五

卷第六十六

卷第六十七

卷第六十八

卷第六十九

卷第七十

卷第七十一

卷第七十二

卷第七十三

卷第七十四

卷第七十五

卷第七十六

卷第七十七

卷第七十八

卷第七十九

卷第八十

卷第八十一

卷第八十二

卷第八十三

卷第八十四

卷第八十五

卷第八十六

卷第八十七

卷第八十八

卷第八十九

卷第九十

卷第九十一

卷第九十二

卷第九十三

卷第九十四

卷第九十五

卷第九十六

卷第九十七

卷第九十八

卷第九十九

卷第一百

 

No. 1509 [cf. No. 223] 卷第十九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三十七品义第三十一(卷第十九)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

「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论】

问曰:

三十七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何以故于菩萨道中说声闻法?

答曰:

萨摩诃萨,应学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悉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

复次,何处说三十七品但是声闻、辟支佛法,非菩萨道?是《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

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盘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

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愿,诸根利钝,有大悲、无大悲。

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雨无差别。大树、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树、小草,根小故少受。

问曰:

三十七品,虽无处说独是声闻、辟支佛道,非菩萨道,以义推之可知:菩萨久住生死,往来五道,不疾取涅盘;是三十七品但说涅盘法,不说波罗蜜,亦不说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萨道。

答曰:

菩萨虽久住生死中,亦应知实道、非实道,是世间、是涅盘。知是已,立大愿,众生可愍,我当拔出着无为处;以是实法行诸波罗蜜,能到佛道。菩萨虽学、虽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罗蜜故不取证。

如佛说:「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柱,不令落地;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以般若波罗蜜箭,射三解脱门空中,复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堕涅盘地。」

复次,若如汝所说菩萨久住生死中,应受种种身心苦恼,若不得实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求是道品实智时,以般若波罗蜜力故,能转世间为道果涅盘。何以故?三界世间皆从和合生,和合生者无有自性,无自性故是则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盘。

以是故,说菩萨摩诃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

复次,声闻、辟支佛法中,不说世间即是涅盘。何以故?智能不深入诸法故。菩萨法中,说世间即是涅盘,智能深入诸法故。

如佛告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盘,涅盘即是空。」

《中论》中亦说:

「涅盘不异世间, 世间不异涅盘。
涅盘际世间际, 一际无有异故。」

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盘;三十七品是实智之地。

问曰:

四念处则能具足得道,何以说三十七?若汝以略说故四念处,广说故三十七,此则不然!何以故?若广应无量!

答曰:

四念处虽具足能得道,亦应说四正懃等诸法。何以故?众生心种种不同,结使亦种种,所乐所解法亦种种。佛法虽一实一相,为众生故,于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聚,作是分别说。若不尔,初转法轮说四谛则足,不须余法。

以有众生厌苦着乐,为是众生故说四谛。

身心等诸法皆是苦,无有乐;是苦因缘,由爱等诸烦恼;是苦所尽处,名涅盘;方便至涅盘,是为道。

有众生多念,乱心颠倒故,着此身、受、心、法中作邪行,为是人故说四念处。

如是等诸道法,各各为众生说。

譬如药师,不得以一药治众病;众病不同,药亦不一。佛亦如是,随众生心病种种,以众药治之。

说一法度众生。如佛告一比丘:「非汝物莫取!」比丘言:「知已!世尊!」佛言:「云何知?」比丘言:「诸法非我物,不应取。」

或以二法度众生:定及慧;或以三法:戒、定、慧;或以四法:四念处。

是故四念处虽可得道,余法行异,分别多少异,观亦异,以是故应说四正懃等诸余法。

复次,诸菩萨摩诃萨信力大故,为度一切众生故,是中佛为一时说三十七品;若说异法道门,十想等皆摄在三十七品中。

三十七品,众药和合,足疗一切众生病,是故不用多说。

如佛虽有无量力,但说十力,于度众生事足。

是三十七品,十法为根本。

何等十?信、戒、思惟、精进、念、定、慧、除、喜、舍。

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语、正业、正命;精进者,四正懃、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正精进;念者,念根、念力、念觉、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者,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正见。

是诸法,念随顺智能缘中止住,是时名念处。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懃。摄心安隐于缘中,故名如意足。软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修道用,故名觉。见道用,故名道。

问曰:

应先说道,何以故?行道然后得诸善法;譬如人先行道,然后得所至处。今何以颠倒,先说四念处,后说八正道?

答曰:

颠倒也。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时名字。

行者到师所,听道法时,先用念持是法,是时名念处。

持已,从法中求果,故精进行,是时名正懃。

多精进故心散乱,摄心调柔故,名如意足。

心调柔已,生五根。

诸法实相,甚深难解,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进根;常念佛道,不念余事,是名念根;常摄心在道,是名定根;观四谛实相,是名慧根。

是五根增长,能遮烦恼;如大树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长时,能转入深法,是名为力。

得力已,分别道法有三分:

法觉、精进觉、喜觉,此三法,行道时若心没,能令起。

除觉、定觉、舍觉,此三法,若行道时心动散,能摄令定。

念觉在二处,能集善法,能遮恶法;如守门人,有利者令入,无益者除却。

若心没时,念三法起;若心散时,念三法摄。无觉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为分。

得是法安隐具足已,欲入涅盘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

问曰:

何等是四念处?

答曰:

身念处,受、心、法念处,是为四念处。

观四法四种: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法虽各有四种,身应多观不净,受多观苦,心多观无常,法多观无我。

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时,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颠倒:诸不净法中净颠倒,苦中乐颠倒,无常中常颠倒,无我中我颠倒。破是四颠倒故,说是四念处;破净倒故说身念处;破乐倒故说受念处;破常倒故说心念处;破我倒故说法念处。

以是故说四,不少不多。

问曰:

云何得是四念处?

答曰:

行者依净戒住,一心行精进,观身五种不净相。

何等五?一者、生处不净,二者、种子不净,三者、自性不净,四者、自相不净,五者、究竟不净。

云何名生处不净?

头、足、腹、脊、胁、肋诸不净物和合,名为女身。内有生藏、熟藏、屎尿不净,外有烦恼业因缘风,吹识种令入二藏中间。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尿坑中。如说:

「是身为臭秽, 不从花间生,
亦不从瞻卜, 又不出宝山。」

是名生处不净。

种子不净者,父母以妄想邪忆念风吹淫欲火故,血髓膏流,热变为精。宿业行因缘,识种子在赤白精中住,是名身种子。如说:

「是身种不净, 非余妙宝物,
不由净白生, 但从尿道出!」

是名种子不净。

自性不净者,从足至顶,四边薄皮,其中所有不净充满;饰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馔,众味肴膳,经宿之间,皆为不净。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为不净,何况人衣食?如说:

「地水火风质, 能变除不净,
倾海洗此身, 不能令香洁!」

是名自性不净。

自相不净者,是身九孔常流不净,眼流眵、泪,耳出结聍,鼻中涕流,口出涎吐,厕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诸毛孔汗流不净。如说:

「种种不净物, 充满于身内;
常流出不止, 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净。

究竟不净者,是身若投火则为灰,若虫食则为屎,在地则腐坏为土,在水则膖胀烂坏,或为水虫所食。一切死尸中,人身最不净。不净法,九相中当广说。如说:

「审谛观此身, 终必归死处。
难御无反复, 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净。

复次,是身生时、死时,所近身物,所安身处,皆为不净;如香美净水,随百川流,既入大海,变成醎苦。

身所食噉种种美味,好色好香,细滑上馔,入腹海中,变成不净。是身如是从生至终,常有不净,甚可患厌!

行者思惟:是身虽复不净,若少有常者犹差,而复无常。

虽复不净、无常,有少乐者犹差,而复大苦。

是身是众苦生处,如水从地生,风从空出,火因木有,是身如是,内外诸苦皆从身出。

内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热、饥渴等,有此身故有是苦。

问曰:

身非但是苦性,亦从身有乐;若令无身,随意五欲,谁当受者?

答曰:

四圣谛苦,圣人知实是苦,愚夫谓之为乐;圣实可依,愚惑宜弃。

是身实苦,以止大苦故,以小苦为乐。譬如应死之人,得刑罚代命,甚大欢喜;罚实为苦,以代死故,谓之为乐。

复次,新苦为乐,故苦为苦:如初坐时乐,久则生苦;初行、立、卧亦乐,久亦为苦。屈申、俯仰,视眴、喘息,苦常随身;从初受胎,出生至死,无有乐时。

若汝以受淫欲为乐,淫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揩炙,当时小乐,大痛转深;如是小乐,亦是病因缘故有,非是实乐,无病观之,为生慈愍。离欲之人观淫欲者,亦复如是,愍此狂惑为欲火所烧,多受多苦。

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身苦相、苦因。行者知身但是不净、无常、苦物,不得已而养育之;譬如父母生子,子复弊暴,以从己生故,要当养育成就。身实无我,何以故?不自在故。譬如病风之人,不能俯仰行来;病咽塞者,不能语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如人有物,随意取用;身不得尔,不自在故,审知无我。

行者思惟是身,如是不净、无常、苦、空、无我,有如是等无量过恶。如是等种种观身,是名身念处。

得是身念处观已,复思惟众生以何因缘故贪着此身?乐受故。

所以者何?

从内六情、外六尘和合故,生六种识。六种识中生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乐受一切众生所欲,苦受一切众生所不欲,不苦不乐受不取、不弃。如说:

「若作恶人及出家, 诸天世人及蠕动,
一切十方五道中, 无不好乐而恶苦。
狂惑颠倒无智故, 不知涅盘常乐处!」

行者观是乐受,以实知之,无有乐也,但有众苦。何以故?乐名实乐,无有颠倒。一切世间乐受,皆从颠倒生,无有实者。

复次,是乐受虽欲求乐,能得大苦。

如说:

「若人入海遭恶风, 海浪崛起如黑山;
若入大阵鬪战中, 经大险道恶山间。
豪贵长者降屈身, 亲近小人为色欲。
如是种种大苦事, 皆为着乐贪心故!」

以是故,知乐受能生种种苦。

复次,虽佛说三种受,有乐受,乐少故名为苦;如一斗蜜,投之大河,则失气味。

问曰:

若世间乐,颠倒因缘故苦,诸圣人禅定生无漏乐,应是实乐。何以故?此乐不从愚痴颠倒有故,此云何是苦?

答曰:

非是苦也!

虽佛说无常即是苦,为有漏法故说苦。何以故?

凡夫人于有漏法中心着,以有漏法无常失坏故生苦;无漏法心不着故,虽无常,不能生忧悲苦恼等故,不名为苦,亦诸使不使故。

复次,若无漏乐是苦者,佛不别说道谛,苦谛摄故。

问曰:

有二种乐:有漏乐,无漏乐。有漏乐下贱弊恶,无漏乐上妙。何以故于下贱乐中生着,上妙乐中而不生着?上妙乐中生着应多,如金银宝物,贪着应重,岂同草木?

曰:

无漏乐上妙而智能多,智能多故能离此着。有漏乐中爱等结使多,爱为着本;实智能能离,以是故不着。

复次,无漏智能,常观一切无常;观无常故,不生爱等诸结使。譬如羊近于虎,虽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如是诸圣人虽受无漏乐,无常空观故,不生染着脂。

复次,无漏乐不离三三昧、十六圣行,常无众生相。若有众生相,则生着心;以是故,无漏乐虽复上妙而不生着。

如是种种因缘,观世间乐受是苦,观苦受如箭,不苦不乐受观无常坏败相。如是则乐受中不生欲着,苦受中不生恚,不苦不乐受中不生愚痴,是名受念处。

行者思惟:以乐故贪身,谁受是乐?思惟已,知从心受,众生心狂颠倒故而受此乐。

当观是心无常生灭相,一念不住,无可受乐;人以颠倒故,谓得受乐。何以故?

初欲受乐时心生异,乐生时心异,各各不相及,云何言心受乐?

过去心已灭故不受乐,未来心不生故不受乐,现在心一念住疾故不觉受乐。

问曰:

过去、未来不应受乐,现在心一念住时应受乐,云何言「不受」?

答曰:

我已说去疾,故不觉受乐。

复次,诸法无常相故无住时,若心一念住,第二念时亦应住,是为常住,无有灭相。如佛说:「一切有为法三相。」住中亦有灭相,若无灭者,不应是有为相。

复次,若法后有灭,当知初已有灭。譬如人着新衣,初着日若不故,第二日亦不应故,如是乃至十岁应常新;不应故而实已故。当知与新俱有,微故不觉;故事已成,方乃觉知。以是故,知诸法无有住时。云何心住时得受乐?若无住而受乐,是事不然!

以是故,知无有实受乐者;但世俗法以诸心相续故,谓为一相受乐。

问曰:

云何当知「一切有为法无常」?

答曰:

先已说,今当更答。

是有为法一切属因缘故无常,先无今有故、今有后无故无常。

复次,无常相常随逐有为法故,有为法无有增损故,一切有为法相侵克故无常。

复次,有为法有二种老常随逐故:一者、将老,二者、坏老。

有二种死常随逐故:一者、自死,二者、他杀。

以是故,知一切有为法皆无常。

于有为法中,心无常最易得。

如佛说:「凡夫人或时知身无常,而不能知心无常。若凡夫言身有常犹差,以心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岁、二十岁;是心日月时顷,须臾过去,生、灭各异,念念不停,欲生异生,欲灭异灭,如幻事,实相不可得。」

如是无量因缘故,知心无常,是名心念处。

行者思惟:是心属谁?谁使是心?观已,不见有主;一切法因缘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我。若无我,谁当使是心?

问曰:

应有我!何以故?心能使身,亦应有我能使心。譬如国主使将,将使兵;如是应有我使心,有心使身,为受五欲乐故。

复次,各各有我心故,知实有我。若但有身,心颠倒故计我者,何以故不他身中起我?

以是相故,知各各有我。

曰:

若心使身,有我使心,应更有使我者!

更有使我者,是则无穷。又更有使我者,则有两神。

若更无我,但我能使心,亦应但心能使身。

若汝以心属神,除心则神无所知。

若无所知,云何能使心?

若神有知相,复何用心为?

以是故,知但心是识相故,自能使身,不待神也。如火性能烧物,不假于人。

问曰:

火虽有烧力,非人不用;心虽有识相,非神不使。

答曰:

诸法有相故有,是神无相故无。汝虽欲以气息出入、苦乐等为神相,是事不然!何以故?出入息等是身相,受苦乐等是心相,云何以身、心为神相?

复次,或时火自能烧,不待于人。但以名故,名为人烧。汝论堕负处,何以故?神则是人,不应以人喻人。

又复汝言:「各各有我心故,知实有我,若但有身,心颠倒故计我者,何以不他身中起我?」

汝于有我、无我未了,而问「何以不他身中起我?」自身、他身皆从我有,我亦不可得。若色相、若无色相,若常、无常,有边、无边,有去者、不去者,有知者、不知者,有作者、无作者,有自在者、不自在者,如是等我相,皆不可得;如上〈我闻品〉中说。

如是等种种因缘,观诸法和合因缘生,无有实法有我,是名法念处。

是四念处有三种: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

云何为性念处?

观身智能,是身念处;观诸受智能,是名受念处;观诸心智能,是名心念处;观诸法智能,是名法念处。是为性念处。

云何名共念处?

观身为首,因缘生道,若有漏,若无漏,是身念处;观受、观心、观法为首,因缘生道,若有漏,若无漏,是名受、心、法念处。是为共念处。

云何为缘念处?

一切色法,所谓十入及法入少分,是名身念处;六种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念处;六种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是名心念处;想众、行众及三无为,是名法念处。是名缘念处。

是性念处,智能性故无色;不可见;无对。或有漏,或无漏;有漏有报,无漏无报。皆有为因缘生;三世摄;名摄;外入摄。

以慧知。有漏是断知,无漏非断知;有漏是可断,无漏非可断。是修法;是无垢;是果亦有果;一切非受法;非四大造;有上法。有漏念处是有,无漏念处是非有。皆是相应因。

念处摄六种善中一种行众善分,行众善分摄四念处;不善,无记漏中不相摄。

或有四念处非有漏,或有漏非四念处;或有四念处亦有漏,或非四念处亦非有漏。

有四念处非有漏者,是无漏性四念处。

有漏非四念处者,除有漏性四念处,余残有漏分。

念处亦有漏法者,有漏性四念处。

非四念处非有漏法者,除无漏性四念处,余残无漏法。

无漏四句,亦如是。

共念处,是共念处中身业、口业,是为色,余残非色;一切不可见;皆无对。或有漏,或无漏。皆有为。有漏念处有报,无漏念处无报。因缘生,三世摄,身、口业色摄,余残名摄。心意识内入摄,余残外入摄。

以慧知。有漏是断知,无漏非断知;有漏可断,无漏非可断。皆修法;皆无垢。是果亦有果;一切非受法。身、口业是四大造,余残非四大造。皆有上法。有漏念处是有,无漏念处是非有。身、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非相应因;余残是相应因。

五善分摄四念处,四念处亦摄五善分,余残不相摄;不善,无记漏法不摄。

有四念处非有漏,或有漏非四念处;或有四念处亦有漏,或非四念处亦非有漏。

四念处非有漏者,无漏四念处。

有漏非四念处者,除有漏四念处,余残有漏法。

有四念处亦有漏者,有漏四念处。

非四念处非有漏者,虚空、数缘尽、非数缘尽。

或有四念处非无漏,或有无漏非四念处;或有四念处亦无漏,或非四念处非无漏。

有四念处非无漏者,有漏四念处。

有无漏非四念处者,三无为法。

有四念处亦无漏者,无漏四念处。

非四念处非无漏者,除有漏四念处,余残有漏法。

是缘念处,缘念处中:

一念处是色,三念处非色。

三不可见,一当分别:身念处有可见、有不可见;可见者一入,不可见者九入及一入少分。

三无对,一当分别:身念处有对十入,无对一入少分。

身念处有漏十入及一入少分,无漏一入少分;受念处有漏意相应是有漏,无漏意相应是无漏,心念处亦如是;法念处有漏想众、行众,是有漏;无漏想众、行众及无为法,是无漏。

三是有为,一当分别:法念处想众、行众是有为,三无为法是无为。

不善身念处及善有漏身念处是有报,无记身念处及无漏是无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亦如是。

三从因缘生,一当分别:法念处有为从因缘生,无为不从因缘生。

三三世摄,一当分别:法念处有为是三世摄,无为非三世摄。

一念处摄色,三摄名。

一念处内入摄;受念处、法念处,外入摄;一当分别:身念处或内入摄,或外入摄;五内入是内入摄,五外入及一入少分是外入摄。

以慧知。有漏者是断见,无漏者非断见。有漏者可断,无漏者非可断。

修当分别:身念处善应修,不善及无记不应修;受、心念处亦如是;法念处有为善法应修,不善及无记及数缘尽不应修。

垢当分别:身念处隐没是垢,不隐没非垢;受、心、法念处亦如是。

三念处是果亦有果;一当分别:法念处或果非有果,或果亦有果,或非果非有果;数缘尽,是果非有果;有为法念处,是果亦有果;虚空、非数缘尽,是非果非有果。

三不受;一当分别:身念处堕身数是受,不堕身数非受。

非四大造,一当分别:身念处九入及二入少分,四大造;一入少分,非四大造。

三念处有上,一当分别:法念处有为及虚空、非数缘尽,是有上;涅盘是无上。

四念处若有漏是有,若无漏是非有。

二念处相应因,一念处不相应因;一当分别:受念处、心念处,相应因;身念处,不相应因;法念处,想众及相应行众是相应因;余残是不相应因。

四念处分摄六善法,六善法亦摄四念处分。不善分、无记分,亦如是随种相摄。

三漏摄一念处分,一念处分亦摄三漏。

有漏摄四念处分,四念处分亦摄有漏。

无漏摄四念处分,四念处分亦摄无漏。

是等义,〈千难〉中广说。

问曰:

何等为内身?何等为外身?如内身、外身皆已摄尽,何以复说内外身观?

答曰:

内名自身,外名他身。

身有二种:一者、身内不净,二者、身外皮、毛、爪、发等。

复次,行者观死尸膖、胀、烂、坏,取是相,自观身亦如是相,如是事我未离此法。死尸是外身,行者身是内身。如行者或时见端政女人心着,实时观其身不净,是为外;自知我身亦尔,是为内。

复次,眼等五情为内身,色等五尘为外身;四大为内身,四大造色为外身;觉苦乐处为内身,不觉苦乐处为外身;自身及眼等诸根,是为内身;妻子、财宝、田宅、所用之物,是为外身。

所以者何?一切色法,尽是身念处故。

行者求是内身,有净、常、乐、我?审悉求之,都不可得,如先说观法。内观不得,外或当有耶?何以故?外物是一切众生着处。外身观时,亦不可得。

复作是念:「我内观不得,外或有耶?」外观亦复不得,自念:「我或误错,今当总观内外。」观内、观外,是为别相;一时俱观,是为总相。

总观、别观,了不可得,所观已竟。

问曰:

身念处可得内外,诸受是外入摄,云何分别有内受、外受?

答曰:

佛说有二种受:身受、心受。身受是外,心受是内。

复有五识相应受是外,意识相应受是内。

十二入因缘故诸受生。内六入分生受是为内,外六入分生受是为外。

麁受是为外,细受是为内。

二种苦:内苦、外苦。

内苦有二种:身苦、心苦。

身苦者,身痛、头痛等四百四种病,是为身苦;心苦者,忧、愁、瞋、怖、嫉妬、疑,如是等是为心苦。

二苦和合,是为内苦。

外苦有二种:

一者、王者、胜己、恶贼、师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风雨、寒热、雷电、礔礰等。

是二种苦,名为外受。

乐受、不苦不乐受,亦如是。

复次,缘内法,是为内受;缘外法,是为外受。

复次,一百八受,是为内受;余残是外受。

问曰:

心是内入摄,云何言观外心?

答曰:

心虽内入摄,缘外法故名为外心,缘内法故是为内心。

意识是内心,五识是外心。

摄心入禅是内心,散乱心是外心。

内五盖、内七觉相应心,是为内心;外五盖、外七觉相应心,是为外心。

如是等种种分别内、外,是为内、外心。

问曰:

法念处是外入摄,云何言观内法?

曰:

除受,余心数法能缘内法心数法是内法;缘外法心数法及无为、心不相应行,是为外法。

复次,意识所缘法,是名为法,如佛所说:「依缘生意识。」是中除受,余心数法是为内法,余心不相应行及无为法,是为外法。

正懃有二种:一者、性正懃,二者、共正懃。

性正懃者,为道故四种精进,遮二种不善法,集二种善法。

四念处观时,若有懈怠心、五盖等诸烦恼覆心,离五种信等善根时,不善法若已生为断故、未生不令生故,懃精进。

信等善根未生为生故、已生为增长故,懃精进。

精进法于四念处多故,得名正懃。

曰:

何以故于七种法中,此四名「正懃」,后八名「正道」,余者不名「正」?

答曰:

四种精进,心勇发动,畏错误故言「正懃」;行道趣法故,畏堕邪法故言「正道」。

性者,四种精进性;共者,四种精进性为首因缘生道。

若有漏,若无漏,若有色,若无色,如上说。

行四正懃时,心小散故,以定摄心故,名如意足。

譬如美食,少盐则无味,得盐则味足如意。

又如人有二足,复得好马好车,如意所至。

行者如是得四念处实智能,四正懃中正精进,精进故智能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问曰:

四念处、四正懃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

曰:

彼虽有定,智能、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定因缘生道,若有漏、若无漏。

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定因缘生道,若有漏、若无漏。

共善五众,名为共如意。

主等四种定,名为性如意。

四正懃、四如意足,如性念处、共念处中,广分别说。

五根者,信道及助道善法,是名信根;行者行是道、助道法时,懃求不息,是名精进根;念道及助道法,更无他念,是名念根;一心念不散,是名定根;为道及助道法,观无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

是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如五根中说。

是五根、五力,行众中摄;常共相应,随心行,心数法,共心生,共心住,共心灭。若有是法,心堕正定;若无是法,心堕邪定。

七觉,如先说义。

问曰:

先虽说义,非以阿毘昙法说。

答曰:

今当更说,如四念处义。

是七觉分,无色,不可见,无对,无漏,有为,因缘生,三世摄,名摄,外入摄。

慧知,非断见,不可断,修法,无垢法,是果亦有果,非受法,非四大造,有上法,非有,相应因。

二善分摄七觉分,七觉分摄二善分,不善、无记、漏、有漏法不相摄。

无漏二分摄七觉分,七觉分摄无漏二分。

如是等种种,如〈千难〉中广说。

八圣道分,如先说。

正见是智能,如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中说。

正思惟,观四谛时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

正方便,如四正懃、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中说。

正念,如念根、念力、念觉中说。

正定,如: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中说。

正语、正业、正命,今当说:

除四种邪命,摄口业,以无漏智能除、舍、离余口邪业,是名正语。

正业亦如是。

五种邪命,以无漏智能除、舍、离,是为正命。

问曰:

何等是五种邪命?

答曰:

一者、若行者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者、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者、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四者、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者、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

邪因缘活命故,是为邪命。

是八正道有三分:三种为戒分,三种为定分,二种为慧分。

慧分、定分分别,如先说。

戒分,今当说:

戒分是色性,不可见,无对,无漏,有为,无报,因缘生,三世摄,色摄非名摄,外入摄。

慧知,非断见,不可断,修法,无垢法,是果亦有果,非受法,四大造,有上法,非有法,相应因。

一善分摄三正,三正摄一善分;不善、无记、漏、有漏不相摄。

无漏一法摄三正,三正亦摄无漏一法。

如是等种种分别,如《阿毘昙》广说。

是三十七品,初禅地具有;未到地中三十六,除喜觉;第二禅中亦三十六,除正行;禅中间、第三、第四禅三十五,除喜觉,除正行。

三无色定中三十二,除喜觉、正行、正语、正业、正命;有顶中二十二,除七觉分、八圣道分。

欲界中二十二,亦如是。

是为声闻法中分别义。

问曰:

摩诃衍所说三十七品义云何?

答曰:

菩萨摩诃萨行四念处,观是内身无常、苦,如病如痈,焰聚败坏,不净充满,九孔流出,是为行厕。如是观身恶露无一净处;骨干肉涂,筋缠皮裹。先世受有漏业因缘,今世沐浴、华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所成。如车有两轮,牛力牵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反。

是身四大和合造,如水沫聚,虚无坚固。

是身无常,久必破坏。

是身相,身中不可得,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

身不自觉,无知无作,如墙壁瓦石。

是身中无定身相,无有作是身者,亦无使作者。

是身先际、后际、中际,皆不可得。

八万户虫,无量诸病,及诸饥渴、寒热、刑残等,常恼此身。菩萨摩诃萨观身如是,知非我身,亦非他有;不得自在,有作及所不作。是身,身相空,从虚妄因缘生;是身假有,属本业因缘。

菩萨自念:我不应惜身命,何以故?

是身相不合不散,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依猗。循身观是身无我、无我所故空,空故无男女等诸相,无相故不作愿。如是观者,得入无作智门。知身无作、无作者,但从诸法因缘和合生。是诸因缘作是身者,亦从虚妄颠倒故有,是因缘中亦无因缘相,是因缘生亦无生相。如是思惟,知是身从本以来,无有生相,知是身无相无可取。无生故无相,无相故无生;但诳凡夫故名为身。

菩萨如是观身实相时,离诸染欲着,心常系念在身循身观——如是名为菩萨身念处。

观外身、观内外身亦如是。

菩萨云何观诸受?

观内受,是受有三种: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

是诸受无所从来,灭无所至,但从虚诳颠倒妄想生,是报果,属先世业因缘。是菩萨如是求诸受,不在过去,不在未来,不在现在;知是诸受空、无我、无我所,无常、破坏法。

观是三世诸受:空、无相、无作,入解脱门。

亦观诸受生灭;亦知诸受不合不散、不生不灭,如是入不生门。

知诸受不生故无相,无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系心缘中。若有苦、乐、不苦不乐来,心不受不着、不作依止。如是等因缘观诸受,是名受念处。

观外受、观内外受亦如是。

菩萨云何观心念处?

菩萨观内心,是内心有三相:生、住、灭;作是念:

是心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但从内外因缘和合生。

是心无有定实相,亦无实生、住、灭,亦不在过去、未来、现在世中。

是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是心亦无性无相;亦无生者,无使生者。

外有种种杂六尘因缘,内有颠倒心相;生灭相续故,强名为心。

如是心中实心相不可得。

是心性不生不灭,常是净相,客烦恼相着故,名为不净心。

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

是心本末无有实法,是心与诸法无合无散,亦无前际、后际、中际,无色无形无对,但颠倒虚诳生。

是心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实,是名随顺心观。

知心相无生,入无生法中。何以故?是心无生,无性无相,智者能知。

智者虽观是心生灭相,亦不得实生灭法,不分别垢净而得心清净。

以是心清净故,不为客烦恼所染。

如是等观内心。观外心,观内外心,亦如是。

菩萨云何观法念处?

观一切法,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过去、未来、现在世中;但从因缘和合妄见生,无有实定,无有是法,是谁法。诸法中法相不可得,亦无法若合若散。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一切法虚诳如幻;诸法性净,不相污染。诸法无所受,诸受无所有故;诸法无所知,心心数法虚诳故。如是观时,不见有法,若一相、若异相,观一切法空无我。

是时作是念:

一切诸法因缘生故,无有自性,是为实空,实空故无有相,无有相故无作,无作故不见法若生若灭;住是智能中,入无生法忍门。

尔时虽观诸法生灭,亦入无相门。何以故?一切法离诸相,智者之所解。

如是观时,系心缘中,随顺诸法相,不念身、受、心、法,知是四法无处所,是为内法念处。

外法念处、内外法念处亦如是。

四正懃,四如意足,亦如是应分别,观空无处所。

云何为菩萨所行五根?

菩萨摩诃萨观五根、修五根。

信根者,信一切法从因缘生,颠倒妄见心生,如旋火轮,如梦如幻。信诸法不净,无常、苦、无我,如病、如痈、如刺,灾变败坏。

信诸法无所有,如空拳诳小儿。

信诸法不在过去,不在未来,不在现在,无所从来,灭无所至。

信诸法空、无相、无作,不生不灭,无信相无相;而信持戒、禅定、智能、解脱、解脱知见。

得是信根故,不复退转。以信根为首,善住持戒,住持戒已,信心不动不转。一心信依业果报,离诸邪见;更不信余语,但受佛法,信众僧。

住实道中,直心柔软能忍,通达无碍,不动不坏,得力自在,是名信根。

进根者,昼夜常行精进,除却五盖,摄护五根。诸深经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诵、欲读,乃至欲闻。

若诸不善恶法起令疾灭;未生者令不生。

未生诸善法令生;已生令增广。

亦不恶不善法,亦不爱善法,得等精进,直进不转。

得正精进定心故,名为精进根。

念根者,菩萨常一心念,欲具足布施、持戒、禅定、智能、解脱;欲净身口意业,诸法生灭住异智中,常一心念。一心念苦、集、尽、道;一心念分别根、力、觉、道、禅定、解脱,生灭入出;一心念诸法不生不灭,无作无说,为得无生智能、具足诸佛法故;一心念不令声闻、辟支佛心得入。常念不忘如是诸法甚深清净,观行得故,得如是自在念,是名念根。

定根者,菩萨善取定相,能生种种禅定。了了知定门,善知入定,善知住定,善知出定。于定不着不味,不作依止。善知所缘,善知坏缘,自在游戏诸禅定,亦知无缘定,不随他语。不专随禅定行,自在出入无碍,是名为定根。

慧根者,菩萨为尽苦,圣智能成就。是智能为离诸法,为涅盘。以智能观一切三界无常,为三衰、三毒火所烧。观已,于三界中,智能亦不着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一心为求佛法,如救头然。是菩萨智能无能坏者,于三界无所依,于随意五欲中,心常离之。慧根力故,积聚无量功德,于诸法实相,利入无疑无难。于世间无忧,于涅盘无喜,得自在智能故,名为慧根。

菩萨得是五根,善知众生诸根相:

知染欲众生根,知离欲众生根;知瞋恚众生根,亦知离瞋恚众生根;知愚痴众生根,亦知离愚痴众生根;知欲堕恶道众生根,知欲生人中众生根,知欲生天上众生根;知钝众生根,知利众生根;知上、中、下众生根;知罪众生根,知无罪众生根;知逆、顺众生根;知常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根;知厚善根、薄善根众生根;知正定、邪定、不定众生根;知轻躁众生根,知持重众生根;知悭贪众生根,知能舍众生根;知恭敬众生根,知不恭敬众生根;知净戒、不净戒众生根;知瞋恚、忍辱众生根;知精进、懈怠众生根;知乱心、摄心;愚痴、智慧众生根;知无畏、有畏众生根;知增上慢、不增上慢众生根;知正道、邪道众生根;知守根、不守根众生根;知求声闻众生根,知求辟支佛众生根,知求佛道众生根。

知众生根中,得自在方便力故,名为知根。

菩萨行是五根增长,能破烦恼,度众生,得无生法忍,是名五力。

复次,天魔外道不能沮坏,是名为力。

七觉分者,菩萨于一切法,不忆不念,是名念觉分。

一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不可得,是名择法觉分。

不入三界,破坏诸界相,是名精进觉分。

一切作法,不生着乐,忧喜相坏故,是名喜觉分。

于一切法中,除心缘不可得故,是名除觉分。

知一切法常定相,不乱不定,是名定觉分。

于一切法不着不依止,亦不见是舍心,是名舍觉分。

菩萨观七觉分空如是。

问曰:

此七觉分何以略说?

答曰:

七觉分中,念、慧、精进、定,上已广说。三觉今当说:

菩萨行喜觉分,观是喜非实,何以故?是喜从因缘生,作法、有法、无常法,可着法。

若生着,是无常相,变坏则生忧,凡夫人以颠倒故心着。

若知诸法实空,是时心悔,我则受虚诳。如人闇中饥渴所逼,食不净物,昼日观知,乃觉其非。

若如是观,于实智能中生喜,是为真喜。

得是真喜,先除身麁,次除心麁,然后除一切法相,得快乐遍身心中,是为除觉分。

既得喜、除,舍诸观行,所谓无常观、苦观、空无我观、生灭观、不生不灭观,有观无观,非有非无观;如是等戏论尽舍。何以故?

无相、无缘、无作,无戏论;常寂灭是实法相。若不行舍,便有诸诤。

若以「有」为实,则以「无」为虚;若以「无」为实,则以「有」为虚;若以「非有非无」为实,则以「有无」为虚;于「实」爱着,于「虚」恚憎,生忧喜处,云何不舍?

得如是喜、除、舍,七觉分则具足满。

八圣道分者,正见、正方便、正念、正定,上已说;正思惟今当说:

菩萨于诸法空无所得,住如是正见中,观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盘、思惟佛,皆亦如是。何以故?断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

诸思惟分别,皆从不实虚诳颠倒故有,分别思惟相皆无。菩萨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见是正是邪,过诸思惟分别,是为正思惟。

一切思惟分别皆悉平等,悉平等故心不着;如是等名为菩萨正思惟相。

正语者,菩萨知一切语,皆从虚妄不实颠倒取相分别生,是时菩萨作是念:

语中无语相,一切口业灭,知诸语实相,是为正语。

是诸语皆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是菩萨行正语法。

诸有所语,皆住实相中说;以是故诸经说:「菩萨住正语中,能作清净口业。」知一切语言真相,虽有所说,不堕邪语。

正业者,菩萨知一切业邪相,虚妄无实,皆无作相,何以故?无有一业可得定相。

问曰:

若一切业皆空,云何佛说布施等是善业?杀害等是不善业?余事动作是无记业?

答曰:

诸业中尚无有一,何况有三?何以故?如行时已过则无去业,未至亦无去业,现在去时亦无去业;以是故无去业。

问曰:

过处则应无,未至处亦应无,今去处应是有去!

答曰:

今去处亦无去,何以故?除去业,今去处不可得;若除去业,今去处可得者,是中应有去,而不然。除今去处则无去业,除去业则无今去处;是相与共缘故,不得但言今去处有去。

复次,若今去处有去业,离去业应当有今去处,离今去处应当有去业。

问曰:

若尔者,有何咎?

答曰:

一时有二去业故。若有二去业,则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则无去。若除去者,今去处不可得,无今去处故,亦无去者。

复次,不去者亦不去,故无去业。若除去者不去者,更无第三去者。

问曰:

不去者不去应尔,去者何以故言不去?

答曰:

除去业,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业不可得。如是等一切业空,是名正业。诸菩萨入一切诸业平等,不以邪业为恶,不以正业为善,无所作,不作正业,不作邪业,是名实智能,即是正业。

复次,诸法等中,无正无邪,如实知诸业。如实知已,不造不休,如是智人常有正业,无邪业,是名为菩萨正业。

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戏论智中,不取正命,不舍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法中。常住清净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见命,不见非命,行如是实智能,以是故名正命。

若菩萨摩诃萨能观是三十七品,得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渐渐得成一切种智。

大智度论卷第十九

 

Arrow-L-30x60.jpg   Arrow-U-30x60.jpg   Arrow-R-30x60.jpg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