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 Buddha Mountain   Phật SỎ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主页

相片

经典

大藏经

咒典

联络

 

No. 1715

法华义记8卷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大正新大藏经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律部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律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彙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二

光宅沙门法云撰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此下尽偈,是第四发问序。亦有两段:第一,经家叙弥勒自欲问之意;第二,从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下竟偈,是正问也。又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经家叙欲问中有二者,第一,言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经家叙弥勒自欲问意也。第二,又观四众竟众会之心,此明经家叙弥勒有兼他之意,兼他之意者,欲腾大众疑念以问文殊也。

而问文殊师利言此下尽偈,是第二正问段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从而问以下尽五十四行偈以来,詺为正问也,第二,从佛放一光下有八行偈,詺为请答也。又此二段各开为二。正问二者:第一是长行,略问;第二五十四行偈重颂,广问也。第二八行请答二者:第一,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举所见之事正请答也。第二,从四众欣仰有五行偈,即释伏难结请也。所以长行称略说、偈中言广问者,若据理为义,则长行是广、偈中是略。何以知然?长行之中各总问彼此二六种瑞相尽故,及至偈中各别颂不尽故。今就文为义,则偈中是广、长行为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长行文少故也。今且就略广二说之中又各开二。长行二者:第一而问以下竟神通之相,总问此间六种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国界庄严,总问何故使我见他土六种瑞相也。就问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瑞相之由;第二悉见彼佛国土以下,是正问也。今广问之中虽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第一有四行偈,广颂上问见此间瑞相也;第二从眉间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广颂上问见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颂四种瑞相,不颂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颂第六放光,次一偈半颂第三天雨四华,次半偈颂第四地动,次一偈颂第五四众欢喜也。今者初偈问放光,詺佛为导师也。但初何故句,是通冠诸瑞相也。雨鬘陀罗此一行半,今颂上雨华,上有四华,今者唯颂二华,唯小白华、小赤华,但半行颂也。栴檀香风一行义出故摄属雨华也。而此世界半偈颂上地动也。时四部众一偈,今颂上四众欢喜也。上总问中含有六种,今者偈中的颂四种也。然略不颂说《无量义经》,亦略不颂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然?如来在世未曾不说法度人,今日云何忽尔更问言,何故说《无量义经》耶?诸佛世尊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土,不以二相,忽尔重问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颂也。

眉间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广颂上长行中略问见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有二种,今且依长行初判为两段也。第一眉间光明一偈半,颂上第一见瑞相所由,此光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见他土瑞相也。第二余四十八行半,颂第二正问见他土瑞相也。唯颂五种瑞相,略不颂第四瑞相也。

今就四十八行半中大分为三段:第一从诸世界中下八行半,先略颂见他方三种瑞相也。仍道第三我见彼土恒沙菩萨下三十八行半广颂问二瑞相,即是他方大士修行及他方佛般涅盘,乃至起塔供养也。退道第二从文殊师利我住于此下有一行半偈,詺为结前略、开后广也。初八行半略颂三瑞相者,初有一行半,颂第一见六道众生;第二半行,颂第二见东方诸佛也;第三有六行半,颂第三闻他方佛说法也。又就初一行半自有二阶:初一行一句,正颂所见也;第二言于此悉见一句,则明能见也。就所见中凡有四意:初诸世界中下半偈,正明六道;生死所趣一句,明詺是生死;善恶业缘一句,明因;受报好丑一句,明果报也。善恶业缘者,此即是六道之因也。善恶两字是别,善即三善道因也,恶即是三恶道因也。业缘两字即通于善恶也。受报好丑者,受报两字即总举六道果,三善道亦是受报,三恶道亦是受报也。好丑两字别名得六道果报。何以知然?好即是三善道果报也,丑即是三恶道果报也。又覩诸佛圣主师子此半行,是第二,即颂见东方诸佛也。演说经典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即颂闻他方佛说法也。就六行半中自有五阶:第一言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半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出胜天魔外道表耶?第二其声清净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出群圣之外耶?第三梵音深妙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称悦时众之心耶?第四种种因缘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能上弘佛道下济众生耶?初三句,明上弘佛道;开悟众生一句,明下济苍生。第五若人遭苦下三行,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称可三乘人根性耶?三行即道三乘,初偈为声闻,若人有福一偈为缘觉,若有佛子一偈为菩萨也。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詺为结前略复开后广也。就中自有二意:初三句,先结前略也。第二及千亿事下复有三句,复开后广也。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此下有三十八行半偈,是第三,偏广颂第五问见他方菩萨大士修行,及第六他方佛般涅盘及起塔供养也。略不颂第四三乘人修行,文句虽略义中得兼。何以知然?只颂闻佛说法,既有说法必有受行之者,故义兼第四三乘人受行也。就三十八行半又分为二:第一三十一行半,颂第五问他方大士修行;第二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下七行,颂第六他方佛般涅盘后事也。就三十一行半中自有三段:初一偈,先总举菩萨行大乘行作问也;第二或有行施下有十三行偈,举菩萨要行作问,要行者即是六度也;第三从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下有十七行半,广举见菩萨遍行杂行作问也。今就第二十三行明要行中,明六波罗蜜即为六段,或有行施下六行明檀,两行明戒,一行明忍,一行明精进,两行明禅,一行明波若也。或有行施以下有六行,先明见菩萨行檀波罗蜜也。次文殊师利我见诸王以下两行明戒波罗蜜,初一行明得戒方便,后一行正明得戒,或见菩萨而作比丘一偈明忍波罗蜜也。他人不能独处而伊能独处,岂非忍也?夫忍有两种:一者打骂不瞋、加恶不报;二者弃亲爱眷属住空闲之处,亦是难忍能忍,忍今据此为义也。次又见菩萨勇猛精进一行,即明精进波罗蜜也。次又见离欲两偈,明禅波罗蜜,初偈明定与定果,五通即是禅定果,后偈明禅定用也。复见菩萨智深志固一偈,明波若波罗蜜也。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此下有十七行半偈,是第三,举见菩萨行杂行作问。就问杂行中凡有五种杂行:第一又见佛子一行半,明见菩萨说法作佛事也。第二破魔兵众而击法鼓半行,明见菩萨降魔作佛事也。第三又见菩萨寂然宴默一行偈,明见菩萨寂寞作佛事。第四又见菩萨处林放光下一偈,明见菩萨光明作佛事也。上来四种作佛事皆不开也。第五从又见佛子未尝睡眠下有十三行半偈,明见菩萨乱行六度作佛事。此中初一偈明精进也,次一偈明戒,一偈半明忍,两偈明定,五偈明檀,三偈明波若也。何者?又见菩萨未尝睡眠一偈,明精进也。又见具戒下一偈,明戒也。次又见佛子住忍辱力一行半,明忍也。若被恶骂始似誉扬,若加刀杖则如华雨,真可谓忍也。次又见菩萨离诸戏笑下有两行,明定也。或见菩萨肴饍饮食下五行,明檀也。或有菩萨说寂灭法下有三行,明波若;就中自有三意:初偈明智能说法之相,明化他人之能也。次一偈明照空也。次一行明照有也。然空有皆是自行要用,空解在前,有解在后也。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自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颂第六问他方佛般涅盘后起塔供养。就此七行中自有三段:初一偈未暇得起塔,且明尊重供养舍利也;第二从又见佛子造诸塔庙下有四行偈,正明起塔供养也;第三从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下两偈,释疑结供养之义。只就第二四偈起塔供养中即成四阶:初一偈正明造诸塔庙,第二偈叙塔之度量,第三偈叙严饰之具,第四偈叙时众设事供养塔也。何者?初又见佛子造诸塔庙下一偈,正明为舍利故起塔也。宝塔高妙一偈,是第二,叙塔之度量广狭长短之相。高五千由旬者,一由旬四十里,四五二十便有二十万里也。复言此塔纵广二千由旬,四二而八便是八万里。从一一塔庙各千幢幡此下一行,是第三,叙严饰之具也。诸天龙神一偈,是第四,明时众设事供养塔也。文殊师利诸佛子等此下两行,是第三,释疑结供养之意。时众疑言,汝上言造诸塔庙严饰国界,若如此者只为严饰国界,此则无有供养之意。今两偈释疑言:国界自然殊特妙好非我本心,本不为严饰国界,但造塔庙之后荫映国土,自然而好。一偈半法说,下半偈即作譬说,言如天树王其华开敷,故如波利质多罗树,但种此树本为得果资身,不为觅花严树,但华敷之时树自然好,无异国界中有塔,此国界自然好也。

佛放一光就弥勒,第二正发问中本有二:一者正问中本有二,一者正问即是长行,而偈此下有八行偈,是第二请文殊答。又就此请答中本有二:第一,有三行偈,先举所见之事正请答;第二,从四众欣仰下有五行偈,释文殊伏难以结请。又就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正请答中有二者:第一,佛放一光有两行偈,先举所见彼此两种瑞相以为请端,第三偈正请答。就请答端中,初偈总举见此间瑞相;诸佛神力下一偈,举见他土瑞相也。初偈所以举光明者,此意犹如前释,瑞相之中光明最显,是故举光明余者可知。诸佛神力下一偈,举见他土瑞相。此是释迦力,何故言诸佛神力耶?解释者言:释迦是诸佛之数,此则明诸佛道同之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此是他方瑞相。何故举光明?此义亦如前释,言此光明乃非他方瑞相,但见他方瑞相要由光明,是故举其所由也。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前两行偈既举所见事竟,此一偈是第二正请答也。

四众欣仰,此下有五行,是第二释伏难结请。亦有二者:第一,有四行,先释四种伏难,若不释伏难,结请之义终不成也。第二,余一行,正结请也。四种伏难者,弥勒上言佛子文殊愿决众疑,文殊仍作第一伏难言,汝自道四众有疑,四众何曾有疑?若有疑者自当发问,何劳汝说耶?是故弥勒即用初偈释此伏难言,四众欣仰瞻仁及我,故知四众实有疑,瞻仁欲令仁者答,及我欲令我问,那得言四众无疑耶?文殊仍复起第二伏难言,汝今若言四众果有疑者,但神通瑞相,此事微细,我今云何专尔相答,汝但待佛出定自应问佛也。是故弥勒即用第二偈释此伏难言,佛既入定何时当出?但大众即今怀疑抱惑,心意不安;仁者既是智士,曾见久远,应实时见答,令疑惑得除,云何方复令我待佛出定?我知如来何时当出定耶?是故言佛子时答决疑令喜,有何所以放光动地耶?文殊仍复起第三伏难言,汝若欲令我答者,夫瑞相所为实难定判,汝既是补处菩萨,微微下意共释众疑,那得专令我答?此则于理不可。是故弥勒仍用第三偈复释此伏难言,仁者欲令我下意者,亦可微微厝心下意,正言我今不知如来现此瑞相,为当欲为大众说此释迦所得妙法?为当欲为大众受记将来妙果?微心下意正自如此。文殊仍复起第四伏难言,若如此者自可得决,大众心疑何用我答耶?是故弥勒仍用第四偈复释此伏难言,祇我此意非是决断之意,但瑞相所表难可定判,云何用我犹预之心答大众?是故言示诸佛土众宝严净,此间瑞相及见诸佛,明他方瑞相此非小缘,若是小缘可令我决,既非小缘仁者应答也。(然此伏难是光宅法师传谢寺次法师,次法师又传江北招法师。解既名匠所传,后生学士实宜遵奉也)

殊当知下一偈,是第二正结请也。问者言:前言四众龙神瞻仁及我,今言瞻察仁者,何故不言及我?解释者言:前欲使我问所以及我,今我问已竟,所以唯瞻仁者也。欲说何等者有两解,一解言:正听仁答,如来出定定说何等。第二解言:四众瞻察仁者定说何等。用后解。

是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言,此下竟品是第五答问序。亦有两段者:第一,竟四十三行偈以来,正答也。第二,从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下有两行偈,詺为开奖物心结答。又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正答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开奖结答中有二者,初偈明好事应来,即是显一与显远;第二偈明恶事当去,即是开三与开近也。不可不专心澍仰,冀闻妙说也。今且就长行中大判为四段:第一竟演大法义,一往髣髴思惟忖度以答弥勒也。第二从诸善男子我于过去曾见此瑞竟故现斯瑞,略引古证今,小复分明略答也。第三从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以下,广出曾见之事,引古证今,事同广答弥勒也。第四从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讫长行,分明结答也。所以有此四重说法者,若实论文殊则是往古诸佛龙种如来,今既迹居释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别决判,应须次第阶渐,先一往思惟忖度。虽复一往思惟忖度,但此思惟忖度非是空然,是故第二言我于过去曾见此事。此事未足可以相训,是故第三广出曾见之事。但昔日有瑞相与今日瑞相事同,只昔日佛现瑞相竟仍出禅定后便说《法华》,以此事同,验知今日如来必应说《法华》,广引既竟,时众可以寄意,是故有第四分明结答也。又解为三段,第一思惟忖度,第二广略两重引证,第三总结上两段也。今且依前解。就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二也。第一思惟忖度中有二者:第一言是时文殊师利竟如我惟忖此正是时,能思惟忖度也。第二从今佛世尊欲说大法下有五句,即出所忖之事,非是空然思惟,然此思惟必有其事故也。曾见中有二者:第一从诸善男子竟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正明曾见也。第二从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以下,明文殊深得曾见之意也。第三广引事同中有二者:第一从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以下讫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明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明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第四分明结答中有二者:第一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此结已见事同。第二从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此下结当见事应同也。今者第一明思惟忖度自有二:第一是时文殊师利以下,正明能思惟忖度,从欲说大法以下,第二出所忖之法。虽有五句,且作三段。第一句法说,中间三句譬说,后一句亦法说,便成三段也。三句譬说者,则为前欲说大法一句作譬,亦为后演大法义一句作譬也。今第一句所以言欲说大法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一因一果大法也。今此一欲字通冠下四句也。所以言欲说者,文殊言我思惟忖度之时,如来出定之后,必当略说一因一果大法,是故如来下明因之中,先略说开三显一,即与此欲说大法句相应。下明果之中,先略说开近显远之义,亦与此欲说大法句相应。故言欲说大法也,仍道第三段显大法义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如来出定之后,非唯略说因果大法而已,亦当广说一因一果大法之义,是故如来下明因中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之义,则与此演大法义句相应。下明果中复有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亦与此显大法义句相应,故言显大法义。思惟之义,意在乎此也。雨大法雨者,此下中间三句为前后两句作譬,自分为两意:第一句通为开三显一、开近显远作譬;第二两句各别作譬,吹螺一句为开三与开近作譬,击鼓为显一与显远作譬也。所以名作雨大法雨者,但昔三乘人执三因决定别异,无有得佛之义,且又昔日二乘小心狭劣,不能广化众生沾被万物。又执三果,究竟无有进求之心,此是枯旱之义,如我今日思惟忖度,如来出定之后必说大乘因,明三乘人皆成菩提受记得佛,明佛果更有,复倍为期,此则是雨大法雨,沾润之义也。吹大法螺者,外国言吹螺改号,但昔日三乘人执昔日三因三果,自言决定不可移改,明今日如来出定之后,必说无有三乘之别、三果之殊,此则改昔日三乘号令,立今日一因一果之号,是故下经文言开方便门,即是改三乘之号。何以知之?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如来下既言开方便门,此则改昔日号令也。击大法鼓者,前吹螺改号,今严鼓诫兵。夫诫兵之法,便万心同契齐卛物情,将欲有所为作,表明今日如来应说一因一果,是故下言示真实相,时众不可不欣心澍渴仰欣,形异心同齐竖意志欣闻异唱也。又言前吹螺一句,正明改昔三因三果号令,作今一因一果之号令。严鼓诫兵者,将欲前进破阵,内合昔日止言断四住地烦恼,今日犹有无明住地烦恼,时应断此无明住地烦恼,故言严鼓诫兵也。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曾见此瑞,此下第二自言曾见瑞相之事,然此意小复分明略答。就此曾见中亦有二者:第一正叙曾见,第二从欲令众生咸得闻知竟故现斯瑞以来,此明文殊非唯直曾见而已,亦复深得曾见之意,欲明如来必应说同归之理、莫二之教,然则深得佛心妙知圣意也。又释前明引古,后明证今也。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自此下是第三出曾见之事广引事同。此中亦有两段者,第一诸善男子竟欲知此光所为因缘,广明曾见事,显已见事同于此曾见事。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亦广明曾见事,显当见事应同此曾见事也。故第一段名为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段名为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前明已见事同中自有七种,后明当见事应同中自有四也。已见事与曾见事同虽有七种,而分文不成七段,宜分为三,或分为四者,今不用之后者,第一先明过远最初一佛有二事同;第二将欲取最后一佛更有五事同,故先明比次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同有二事;第三其最后佛以下,取最后佛明更有五事同。然好解之事前列诸佛悉具五同,其最后佛亦有七善及三乘教同,但文句平等出耳!然分文虽三,终成七同三,言最初佛二事同、最后佛有五事同,合七事同。七事同者,第一演说正法以下明七善义同,第二明三乘教同,第三明今佛与昔佛在俗有王子义同,第四明王子出家义同,第五明现瑞相于此土义同也,第六明现瑞于他土同,第七明疑众同也。今先明第一段初佛中有三,初明劫数时节,第二明通别二号,演说正法以下,第三正明二事同。初明七善中有二,演说正法一句是总明七善,第二别明七善中,初善、中善、后善,此三种合为一善,名为时节善。初善者,序说即是初善也;正说即是中善也;流通说即是后善也。教能生人善故言善,此是缘中说果也。其义深远,此是第二善,此是理善也。望之杳然,目之为深,行因久到詺之为远,此则是言下之理妙也。其语巧妙,此第三善,此即是理上言巧。纯一无杂是第四善,下四善通于理教也。文理真正,故言无杂也。具足者,是第五善,文理无不圆,即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故言具足。清白者,此是第六善,文理映彻,目之为清,此理无染,目之为白也。梵行之相者,此是第七善,梵名涅盘行者,是涅盘家因也。此即是道谛也。相即是标相也。犹如见烟知火,见鹤知池,执揽此经知有梵行之因果,此经则为因果作相,故言梵行之相也。为求声闻者,此下是第二明说三乘教同。昔日月灯明佛说三乘教,今日释迦亦说三乘教也。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此下第二比次取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有二事同。

其最后佛,此下是第三明最后佛五事同,一者有子同、二者王子出家同、三者现瑞相于此土中同、四者现瑞相于他土同、五者疑众同。何者?初昔日佛在俗有王子,今释迦如来复有罗睺罗,但子数虽不等,然则有子义同。是诸王子闻父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出家义同。昔日王子出家,今日罗睺罗亦出家也。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此下是第三明现瑞相于此土义同,上有六种瑞相说无量义同,入无量义定同也。天雨四花同也。地六种动同也。四众欢喜义同也。佛放光义同也。如今所见是诸佛土,此一句是第四明现瑞相于他土同,文句虽略,义亦总含有六种瑞相也。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下竟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是第五明疑众亦同,日月灯明佛亦有疑众,今日大众亦有疑也。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自此是广引事同之中,第二明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就此中自有四种义同,即成四段:初明所因人同,二说经名同,三说经经劫数同,四因人流通同也。昔日月灯明佛因妙光说《法华》,今释迦亦应有因人说《法华》,是故下明因中对舍利弗说,辨果中对弥勒说也。第二说经名同者,昔日月灯明佛从定出,所说经名妙法华,今释迦出定后亦应必说《法华经》也。第三明说经经劫数同者,昔日日月灯明佛说经经六十劫,今释迦说法亦应同劫数,故下经文言如是之间经五十小劫也。第四明因人流通同者,妙光昔日于八十小劫流通《法华》,今释迦弟子亦应有流通经人,下果有药王等流通此经也。问者言:日月灯明佛本因妙光说经,是大乘人因其正说经,今药王等乃因其流通经,何关因其说经事?今释迦出定,乃因舍利弗及与弥勒,此岂成同耶?解释者言:当深得其意,此因非对说之因,此乃是凭附之因,因附此人得明此理,故言同也。问者又言:何以得知非是对说之因,而是凭附因耶?解者又言:若如来虽说此经,无有药王等大士传说此自行化人之时,如来则不得说此经,故知是凭附之因也。问者又言:若尔应过去诸佛亦不对妙光以说经。解者又言:此事故宜不对妙光。问者又言:何以得知耶?解者又言:以现检往,其理明矣。

就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三。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言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此先出所因人名字也。第二有八百弟子叹妙光之德,既有眷属,显其是可因之人也。第三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此正明因人也。

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此下是第二明说经名字应同。就此自有三阶者:第一言说大乘经一句,出经下理;第二名妙法莲华,此一句正明经名字同,昔日如来出定即说《法华》,今日如来出定亦应说《法华》也;第三言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此出所为之意,意为大乘人,即说第一句也。

六十小劫,此下是第三明于时经劫数同。就中有三阶者:第一言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此两句正明经劫数同,于时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也;第二从时会听者,此下明昔日劫数实久、时众谓近也;第三是时众中以下,明时众不生懈倦也。

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此经已,自此下是第四明因人流通经同。就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日月灯明佛灭度也;第二从佛灭度后妙光菩萨以下,正明因妙光持经流通也;第三从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此下名为赞叹妙光之德,显其能流通之意。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复有三也。明佛灭度中有三者:第一从日月灯明佛说此经已竟当入无余涅盘,此先唱欲入涅盘也;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德藏以下,为补处大士授记;第三从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盘,正明佛灭度。第二正明因人通经中有三重者:第一从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詺为自行也;第二言满八十小劫,此一句妙光流通经时经劫数也;第三言为人显说,此一句名为化他行也。第三赞叹妙光德中有三者:第一从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此下正叹妙光道高,以八子已成佛,故言道高,数少故不言广也;第二八百弟子中下叹妙光德广,寄数多故言德广,不道已成佛故不言高也;第三从弥勒当知妙光菩萨岂异人乎以下,会通古今也。

所以言举八子八百弟子赞叹妙光道高德广者,自有义。前举八子正叹妙光道高者,明文殊应答,昔日妙光即今是文殊故也。后举八百弟子中最劣人叹妙光德广者,明弥勒应问,昔日最劣弟子即今是弥勒故。何以知然?大众疑言弥勒已补处大士正应答,文殊非补处大士故正应问;而今云何弥勒反问文殊?文殊虽然以答弥勒,时众既有如此疑,故今者释言:昔日日月灯明佛在俗有八子,此八子昔日是文殊弟子,文殊教化八子皆成佛道,八子之中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燃灯佛即是定光,定光佛即是释迦之师,释迦复是弥勒之师,然则文殊即是释迦祖师,若据弥勒曾祖师也。是故文殊应答弥勒应问也。

所以复据八百弟子中最下者叹妙光德广,明弥勒应问文殊者,但此八百人皆是文殊往日弟子,但弥勒亲自是八百之中最下劣者,今作补处菩萨,弥勒往日复是文殊弟子,弟子问师,正得其宜也。问者言:何意不得先举八子赞叹妙光德广明弥勒应问,后举八百弟子赞叹妙光道高明文殊应答耶?解释者言:不得如此,所以出八百弟子。此八百弟子只是文殊昔日时弟子,但此昔日八百弟子中最懈怠下劣者只是今日弥勒,是故言弥勒应问文殊也。所以举八子不得明弥勒应问者,此八王子自是日月灯明佛在俗之时王子,日月灯明佛既灭度之后,此八子皆咨禀妙光,是故文殊应答弥勒也。问者又言:汝云昔日月灯明佛未说法华时先现瑞相,于时时众既见瑞相亦复怀疑,于时应有腾疑作问者,亦应有引古证今答者;汝今既云昔日妙光是弘经之人,何不出昔日有问答者耶?解者言:昔日实自应有发问之人、答问之人,今日所以不出此人者,意即是如来教化道中所宜。若有出古事于今日有益者即便出之,若于今日无益者便不出之,不得一类;且自若使昔日答问人是妙光,妙光只是文殊,亦应言今日弥勒只是昔日德藏。何以故?今日既言补处大士弥勒作问,昔日亦应是补处大士德藏作问,而今日弥勒非是昔德藏,故知不出昔日发问人。若尔,文殊何必是昔日答问者也?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自此下竟长行,是第四分明结答。有二者:第一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此结已见事同也。上曾见事中有七事同,今唯结第五第六彼此二六十二瑞,余者悉不结也。第二从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此结上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也。上当见事中有四事同,今唯结第二说经名应同,余者悉不结也。若依后三段,此是第三总结上二段,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者,先结第二引古证今也。是故惟忖下,追结第一髣髴思惟忖度也。

从尔时文殊师利而说偈言,就第一正答中有二,第一长行,第二偈颂,自此下正是第二偈颂也。但上长行中本有四段,今略不颂,第一思惟忖度亦略不颂,第二略引曾见小复分明略答,唯颂第三广引古证今,亦颂第四分明结答。自此下有四十三行偈,亦分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正颂上第三广引事同;第二从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下,有两行偈,颂上长行中第四分明结答。但上广引事同中复有二:一者明已见事与曾见事同,二者明当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今此四十一偈亦分为二:初有十八行半偈,颂已见事同;第二从天人所奉尊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颂上当见事应同。但上已见事同中凡有七事同,而分文成三段,今颂之为略,犹唯颂第一与第三,不颂第二。今十八行半偈且分为二:初有二行,颂第一段;佛未出家时下,有十六行半,颂上第三段也。上第一段中本有三,今两行偈具足颂,上半行颂第一时节劫数,下半行颂第二通别二号中,唯颂别号、略不颂通号也。后一行颂第三二事同,初一句颂七善同,次三句颂第二三乘教同。上明七善同中,有总有别,今世尊演说法一句,颂上总句演说正法,略不颂别明也。度无量众生下三句偈,略颂上第二三乘教同,度无量众生此一句,得合颂上声闻辟支佛乘也。无数亿菩萨下两句,颂上菩萨乘也。

佛未出家时此下十六行半,颂上长行中第三段有五事同。就中有五:初半偈颂上第一有子同,次半偈颂第二王子出家同,次四行偈颂第三现此间瑞相同,次十行偈颂第四现他方瑞相同,次一行半颂第五疑众同也。今云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此半偈颂上第一有子同,上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也。见大圣出家,此半偈颂上第二王子出家同,上言悉舍王位亦随出家也。时佛说大乘,此下有四行偈,颂上第三现此间瑞相同。本有六段今皆颂之,此四行之中,初一行颂说《无量义经》同也。次一行颂入定同也。次半行颂雨华同也。有人解言:下诸天龙鬼神犹属雨华。今一家所习不尔,此花本非诸天所雨,直是如来神力雨花,亦是如来神力动地,然地动既非地神所作,所雨之花宁关诸天所降耶?今言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此半偈超颂第五四众欢喜同也。次半偈追颂第四地动同也。佛放眉间光,此半偈颂第六放光同也。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此下十行偈颂上第四现瑞相于他土同。上言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唯有两句,文句虽少义含六种。今此十行偈宜分为二,第一半行先颂瑞相所由,所由是光明;第二九行半正颂瑞相,不颂第六,唯颂前五种瑞相也。第一半行颂见六道众生也。次有三行颂见诸佛,次有一行颂闻诸佛说法,次有一行颂见二乘人修行也,次有四行颂见菩萨大乘人修行也。今言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此半行颂见他方六道众生也。又见诸佛土,此下三行偈颂见他土诸佛。就此三行偈中则有四义:初一行先叙见他土严具之相,长行所无,此中义出也。第二言及见诸天人,此下一行明见他方四众供养他方佛,此亦是长行所无,偈中义出也。第三从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有半行偈,正颂上见他方诸佛。第四身色如金山下半行誉佛譬,此亦上长行所无也。如净瑠璃中下一偈,颂上见他方诸佛说法,自有二,上半行开譬,下半合譬也。一一诸佛土,此下一行偈,颂见他方二乘人修行也。或有诸比丘,此下有四偈,颂见他方大乘菩萨修行,比丘是出家菩萨,菩萨要行不过六度,此中即明六度。初一偈先明精进与戒二波罗密,次有一行即明檀忍二种也,行施即是檀波罗密,忍辱此则是忍波罗密,次一偈即是禅波罗密,次一偈即是波若波罗密也。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此下一行半偈颂上第五疑众同。上疑众者,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也。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此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颂上第二明曾见事,显当见事应同。上当见事同中本有四:一者明因人说经同,二者言说经名同,三者言经劫数同,四者明因人流通经同。今此二十二行半偈亦备颂四种:初两行半,颂上第一明因人说经应同;次有一句,颂上经名应同;次有一行一句,颂上经劫数应同;次有十八行半,颂上因人流通经应同也。今先有两行半颂上因人说经同,但上长行中本有三重,今者唯颂第三重正明所因人,上言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不颂出名字与八百弟子也。说是《法华经》,此一句颂上第二说经名同,上本有三,今唯颂第二正出经名,名妙法莲华,略不颂第一说大乘经、第三教菩萨法也。满六十小劫,此下一行一句偈颂上第三经劫数同,上本有三,今但二句正颂第一正明经劫数同,余三句偈义出略不颂第二时众实久谓近,亦不颂第三时众无懈倦。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此下十八行半偈颂上第四因人流通经同。上长行中本有三段:一者先明佛灭度、二者正明因人流通经同、三者如来叹妙光德。今此十八行半偈,委悉颂此三段:初有八行半偈,正颂上第一佛灭度;次有一行,颂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经同;次有九行,颂上第三赞妙光德也。上佛灭度中本有三段:一者明佛唱灭度、二者为德藏受记、三者正入灭度。今具足颂,初从佛说是法华下有五行偈,正颂佛唱灭度;上言日月灯佛说此经已当入无余涅盘,次一行半颂第二为德藏受记;次两行颂第三正明灭度。但就前五行中凡五重义,第一从佛说是法华竟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下一行半,此明欲入涅盘之意,只由实相义已彰,所以唱欲入涅盘也。第二我今于中夜下半行,正颂唱欲入涅盘。第三言汝一心精进下一偈,诫勅时众。第四言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盘下一偈,明时众被诫勅故悲哀恋慕也。第五言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下一偈,向者时众既悲哀恋慕妨乱行道,是以如来止割悲恋也。是德藏菩萨,此下有一行半,偈颂上第二为德藏授记。上言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正颂此也。佛此夜灭度下两行,颂上第三正明灭度。上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盘。但此两行偈即有二意,前半偈正颂佛灭度,下余有一行半明起塔供养,是长行所无也。是妙光法师,此下一偈,颂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经同。上言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法华经》,但上长行中本有三阶,今具颂之。今言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此半偈明自行,正颂上第一言妙光法师先受持《法华》,即是自行也。八十小劫中,此一句正颂上第二劫数。上言满八十小劫也。广宣《法华经》,此一句颂上第三正流通经化他之行,上言为人演说也。

是诸八王子,自此下有九偈,颂上第三赞叹妙光德。但上长行中本有三阶,今亦具颂。三行颂第一,五行颂第二,一行颂第三也。今第一是诸八王子下三偈,颂上第一举八子赞叹妙光道高。上言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也。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此下有五行偈,颂上第二举八百弟子以赞妙光德广。上言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语道八百,此中略不道八百者,但八百皆是妙光弟子,此中唯出一懈怠者,正明其是弥勒也。彼佛灭度后,此一行偈颂上第三会通古今。上长行中先会妙光、后会弥勒,今此偈中先会弥勒、后会妙光也。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此下两行偈,偈中之第二,颂长行中第四分明结答。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结已见事同、二者结当见事应同。此两行偈亦颂上二段,但此两偈齐取上半颂结已见事同,上长行中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取两偈各下半颂上第二当见事应同。就上两半中则有二意,初偈上半偈言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此詺为以古同今。后偈上半行言今相如本瑞,此则以今同古义也。是诸佛方便者,所以放光现十二相者,诸佛为正说作前方便也。以是知今佛下两偈各下半行,颂上结第二当见事应同。上长行言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就此两半行中亦成二意,第一言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此詺理上名应同。应同昔日《法华》,如来后出定说经果名法华。第二言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此詺为名下理应同。所以言助发实相义者,如来现此相,正欲助众生发大乘机,众生大乘机已发,如来出定,仍言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真实者即是理也。诸人今当知,此下两行偈答。问序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詺为开奖物心结答。就此中亦有二者,初偈明好事当来,即是显一与显远也。后一偈是第二意明恶事当去。疑之与悔,第二卷初当解。

方便品第二

自此以下即是经之正宗。上来序说既竟,次辨正宗。凡制品目,是出经者意,亦可是传佛圣旨述而不作也。若从理立名者,应言实相品,不应言方便品,只今日此经正显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方便但三乘教,当乎昔日之时,本是实教不名方便,既说今日一乘实相之理,此则形显昔三乘是方便。是故下经文言: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则说今日因果真实之相,则显昔日因果非是真实。今此品从所显受名名为方便,方便义者是善巧之能,此如来方便智,所说教詺教为门。实相者则是如来实智所说之理,因理为实相,为未说今日真实之理,方便门则有闭义,既说今日实相之理,则有开昔日方便门义,此品则有两义,一则明今真实、二则显昔是方便。问者言:今日应是闭方便门时。何以知之?今日会三归一皆是真实,云何言有方便门可闭耶?解释者言:此则不然,不然之意就外譬显义故,如有此板门,于时板门闭而不开,人但知有此板门,竟自不知此门内有好金像。若使此人用手开此门,门既开时,人皆见真金之像,是则开门之手则有两能,一能开门、二能示人真像。今此法华经教如手有二能:一则说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故下经文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如手能开门;二则说今日长远之理,故下经文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明同归之理寿命长远,此则如手指示金像。门者是通人出入为能,昔日三乘教远通行人,得今日一乘之解则是从门入义,只由有昔日教是方便,得显出今日是真实,此则是从门出义,故知此品从所显得名,故名方便品也。

然此品初正明因叹二智髣髴开宗,故今且略述二智,凡有五重解释名义:第一覆明体相;第二明名有通别;第三明用有兴废;第四释会五时经,故辨二智不同;第五释名义。第一二智名义者,实智方便智也。然实智有二名:一言实智、二言智慧。方便智亦有二名:一言方便智、二言权智。方便者有人解言:方者言是方所之称,便者言巧。实时所习不然,正言此两字只是一句语也,方便者是善巧之能也。此明圣人智有善巧之用,故言方便也。又云方者言正,便者言巧也。权者是权假暂时之谓,非是久长之义。但此方便智及权智受名不同,今言方便智者此是当体受名,则明圣人智有善巧之能也。权智者此从境得名。何以知之?正明前境权,借昔三乘等境,须臾转成一乘,是故权假不实,然智照此权假之境,今举境目智,故名为权也。又此方便智及权智,义势之中互得相成,若举权境即得显圣有善巧之能,若举善巧之智即显成权假之境也。然只是一智,但经论所出遂有两名也。智能者心用鉴照之称,实智者是无有虚假之名也。又智能与实智亦受名不同,智能者此即当体受名也。实智者此则从境得名。所言智能当体得名者,则原此心用根本性是鉴照,且又因果通有。何以知之?故如金刚心时此智能照境已周,若使金刚转成佛果智能,然化智能亦是鉴照之义,故知智能之名根本当体得名也。又言实智从境受名者,前境是实。何以知之?今一乘因果之理是天下真实定境,六心以还虽复退为二乘,非为永退,会三归一乘故云实也。如来智能照此实境,今举境目智仍呼为实智,故知实智从境受名也。又此智能及实智二名亦得相成。何以知之?若举实智即得显智能之名,正由境是真实,即得显智慧是鉴照之名也。若举智能之名又得显实智之名,只由我能鉴照故得显真实之境,故知此二名互得相成也。又此四名皆前后相对。何者?前言方便智当体受名,今者智能亦当体受名也;前言权智从境受名,今此实智亦从境受名;前方便智权智二义相成,今此智能与实智二名亦复相成。虽复四名相对,则双显二智也。

覆明二智体相第二,若论二智体者,果报神虑上有照境之用为体,若欲知体相,但用境检取二智体。方便智所照之境凡有三三之境:一者三教、二者是三机、三者三人。照此三三之境,当知此智是权智体,昔日有三人,人有三人,人有三机,三机感三,是故如来之权智既照此三三之境,即说三教。应三机化三人,是故将此三三之境检取此智。当知照此三三之境,是方便智体也。又实智体亦用前境检也。实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种: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机一,四者是人一。明如来之智照此四一之境,此即是实智。所言教一理一者,今日唱明因无异趣、果无别从,然真实之义其理莫二,然所诠之理既一,能诠之教何容是二也?复言机一者,法华座席时众者有感一果之机一也。人一者明昔日声闻缘觉等人,今日皆改心成菩萨,下经文言但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亦言一人有一机感一教一理,如来用一教说一理,应一机化一人也。是故如来智能照此四一之境,即是实智体也。问者言:「实智所照之境乃有四一,则长有理一,说权智所照之境,便应有四三。今者何故无有三理,只有三三也?」解释者言:「昔日若有三理者,便应是实有三,何谓于一佛乘方便说三?故知昔日教下无有三理。下经文言,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若言三教下实有三理者,便应言以实名字引导众生,何谓言但以假名字乎?」问者又言:「三教本诠于理,若三教下无有三理者,此教竟何所诠?若无所诠三理,亦应无有能诠三教。」解云:「应众生实有三机,故昔日实有三教、实无三理,但昔三教为诠一理,昔日既未得说一实之理,是故假三乘言教远诠今日一实之理,但昔说一因作三因其实是一因。下经文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知无有三理,但有三种言教,前明权智即是开方便门,后明实智即是示真实相也。」

次明二智名义有通有别。第三方便智即有智能义,此方便智即实智义,实智即有方便智义。何以知之?智能本以鉴照为义,然方便智若不洞鉴三乘人根性者,云何得说法化物?故知方便智举体是鉴照,即是智能之义。此方便智亦即是实智义者,实智本以无虚审谛之义,我此方便智亦即是实有,既是实有,方便智即是实义。复言实智即是方便智者,然方便者以善巧为义,此实智说一因一果之理,言天下深妙幽微难知之理。下经文叹实智言,诸佛智能甚深无量,此一因一果是实智所照之境,此境纵望无底,即是甚深;横论无际,即是无量。然深广难知之理,而实智能照,此即是善巧之义,即方便。问:「若尔者,虽有二智即今使浑然无分耶?」解释者言:「今逐强立名取别于通且明方便与智能别者,夫正理易知曲义难照,故如巧匠之师运斤斧于一木,若使此木圆直易作,运斤斧绳墨得成一器,未觉此人巧术之能;若使一木卷曲难作,而此人遂能成妙器,于时方觉此人有巧术之能。今方便智亦如是。前境权曲非天下真正道理,而此方便智能曲照物机巧说三教应彼曲情,始见此智善巧之能,此善巧义彰智能义隐也。又实智义强权智义弱者,今一教一理一机一人,此四一之境既真实之理,如来智称此实理而照无有曲从之义,此则实智义显善巧义隐。又且实智所照理实、教亦是实,然权智所照只有三乘教、无有三乘理,是则权智所照唯有一实,实智义不彰也。然实智所照有教实、又有理实,是故实智义显。此皆互没一所短、互出一所长也。」

次明二智用有兴废,第四权智昔兴今废,实智今兴昔废,何以知之?昔日鹿苑说三乘别教,于时唯是权智用事实智则废,今日王城之说明一因一果实相之理,此则实智兴于今日权智废今日,然则互有废兴,此是涉用化物有此兴废也。问者言:如来种觉万德常湛,今言二智有兴有废者,非唯种觉不明,亦阙常湛之照。解释者言:万德常湛有如来谈,而今言有兴废者,此据涉用化物为论,众生昔日小心狭劣不堪闻实相之唱,于时权智说彼三教应彼三机,实智当乎尔时无有施化之功,即义称为废,今日时众即堪闻实相之理,实智说此一理称彼一机,然权智于今日无施化之功,义称为废也。若就如来三达之智,即天眼照未来有大乘机,此即是实智之用。又宿命智照过去世有三乘之机,此即是权智之用,若尔有何兴废也?又就如来分身十方说法度人,若使王城实智说法化物,亦可十方权智度人,亦可此间权智度人,十方实智说法,是纵论三达横语十方,权实二智即无兴废,今据一应始终为义有兴废也。

次明众经所明二智不同,第五众经不同凡有五种,一者十二年前有相教所明二智,若照生老病死分段无常境者名为权智,若照剎那无常名为实智也。二者大品经所明二智,若照因缘假有,即是权智也。照此假有即空是实智也。三者即是维摩经所明二智者,若知病识药静照物机此则是实智,若使能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此则是方便智。四者是涅盘经所明二智者,若照金刚已还生死无常苦空之法,此则是方便智也。若照涅盘常乐我净真实之法,此即是实智也。五者就此法华所明二智,若照三三之境即方便,若照四一之境即实智也。是则十二年前有相二智据亲疏为论,大品经所明二智横照二谛以为二智,涅盘中二智此据纵为论也。维摩明智此据本末为二智,知病识药是本,应病与药是末,今法华经所明二智此据始终为义,始则权智说三,终则实智说一也。

经有三段第一明通别两序已竟。从此以下竟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十四品半,是第二正说段,但正说中本有二段,一者明因、二者辩果。从此下竟安乐行品有十二品经,是第一詺为开三显一正明因义,第二从踊出品竟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有两品半经,名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前已解言因果两段各有四种,且置果中四种,今更明因中四种者,第一从此品初说一长行与偈来詺为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下去詺为时众怀疑致请,然则疑心既生,请情又至,是故第三如来从汝已殷懃三请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有七品半经,正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然则大众疑心已遣于三一悟解已生,便应以此一乘之义流传未闻,是故第四从法师品、见宝塔品、持品、安乐行品,此四品经明别流通因義。今又就此四段之中第一第二各有二重,第三第四各有三别,第一就动执生疑中有二者,第一结经家叙起定说法之相,第二正叹权实二智开三显一,后三段至时当道也。诸佛如来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今所以言从三昧安祥而起者,为物轨则,但凡夫无智吐一言陈一声之时,率尔轻心散乱而说,今者如来将欲说法先示入定观理者,为令凡夫有所言说先静心虑,然后兴意曲辩为此义,故言从定而起也。

就第二正叹权实二智中自有二,第一诸佛智能甚深无量以下讫十七行半偈以来,詺为因叹二智髣髴开宗。第二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以下有三行半偈,詺为分别略说开三显一之义。所以言因叹二智髣髴开宗者,今日之说反常之教,昔言三乘别行各有所趣,言声闻乘异、缘觉乘异、菩萨乘异,言三家不得互通,而今明三乘之行同是一因等,是菩萨皆同得佛果。若使顿明无三之教一实之理,执三之徒容生诽谤,是故不得顿明,须渐渐稍说生动执之端,是故有髣髴开宗直漫言如来有方便智难解之说,复有真实智甚深之说,时众既闻有实智甚深方便智难,解相与生疑言,佛昔日说道三乘之教,皆是真实,而今言犹有实有方便,时众于时执心渐动是故第二三行半偈分明略说,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复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既分明略说三一之义,时众疑真实之意生执三之情动为此义故,故言髣髴开宗。又就两段之中各开为二,髣髴开宗中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颂为二也。最后三行半偈分明略说中有二者,第一一行半寄诸佛以显一,第二两行偈就释迦以开三,且置偈只就长行中自有二段,第一从品初竟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来,詺为寄言以叹二智,第二从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下竟长行,詺为寄绝言叹二智,非是绝四句,故名为绝言。下不及上,故名绝言。又名止言叹。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寄言叹二智有二者,第一将欲叹释迦二智,先寄言叹诸佛二智,第二正寄言叹释迦二智,所以尔者,为欲况释故,诸佛亦有实智方便智先三后一,何况释迦亦有实智方便智先三后一,谈方便智即说三乘教,语实智即是说一乘教,此两段中各有三文,今就叹诸佛二智有三重,一者正双叹二智、二者总释二智、三者双结也。所以明因之中对声闻,辩果之内对大士,不告声闻也。所以偏对二人者,皆逐缘作论,声闻之中,舍利弗聪明第一,菩萨之中,弥勒是补处大士,故偏对二人显诸下流也。

就正双叹二智中,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也。只就叹实智中自有二句,诸佛智能一句将欲叹,故先举实智。甚深无量此一句是第二正叹实智,所以言甚深无量者,纵则论甚深,横则言无量,三世诸佛皆有此实智,故言甚深。横论十方诸佛实智,故言无量。望之杳然,故言甚深。际不可知,故言无量。此是正叹实智也。其智能门难解难入,此是叹方便智,就中有三,其智能门一句先举权智体,难解难入一句第二正叹也。一切声闻以下第三出不知人也。方便智是实智家门,由方便智说三乘教,故实智得通。何以知之?先说三教然后一教得宜故,如实时立门通佛出入仍呼为佛门,无异由方便智故实智得通,是故詺方便智持作实智家门也。今言其者,只其实智则言其家门,谁是则言只方便智是,而复言难解难入者第二正叹方便智,言难解难入二乘人不能测此方便智,故言难解难入。所以不詺作不可解不可入者,若言不可解不可入者,然佛即是能解能入非是不可解,然此理深妙难可得解,唯佛能解入,阿谁不能解不能入者,故第三则出其人,一切声闻辟支佛只此二乘人等是不能解不能入者也。

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总释诸佛二智,此詺举昔诸佛行释二智所以,诸佛实智甚深无量者何?复言其智能门难解难入者何?以佛曾亲近百千万亿尽行昔日诸佛之行故,得此二智深妙也。只就此释中自有三:第一佛曾亲近以下明行本,第二尽行诸佛以下正明行行,第三名称普闻一句结显。第三双结诸佛二智中有二:第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此则结上实智言诸佛智能甚深无量也。第二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此结上方便智言其智能门难解难入也。所以言随宜者,此方便智能随物所宜随,声闻人所宜说苦集灭道,亦随缘觉人所宜说十二因缘,亦随菩萨人所宜说六波罗密,故言随宜也。

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此下是寄言叹二智之中第二詺为寄言叹释迦权实二智,就中亦有三重:一者单叹释迦方便智,二者单叹实智,三者单结实智也。就第一有二,初正叹方便智、第二所以者何以下释也。就正叹中有三:第一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明权智时节,第二种种因缘以下正叹权智,第三引导众生以下结显。今者第二正叹权智者,即是权智所作。种种因缘者,此名释迦权智所说之法。声闻观四谛为因缘,缘觉观十二因缘为因缘,菩萨之人观六度为因缘,故言种种因缘。复言种种譬喻者,譬三乘行因时,声闻如兔、缘觉如马、菩萨如象,譬三乘得果时,声闻以譬羊车、缘觉以譬鹿车、菩萨以譬牛车,故言种种譬喻也。广演言教无数方便者,不但说法而已,待处待时种种不同,故言广演言教无数方便也。

所以者何以下是第二单叹释迦方便智,言所以释迦有此方便智,能作是种种因缘譬喻说法者何?正由如来方便知见波罗密皆已具足故,外国言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义如来智能洞鉴物机到彼岸,故有此巧便之智也。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此是第二单叹释迦实智自有二:第一广大深远作二章门广大一也深远二也。无所不包目之为广,超出小圣目之为大,底不可尽目之为深,行因久到目之为远。第二言无量无碍此下,即释上二章门,先释广大章门有六句,后释深远章门有一句也。今者第一无量无碍,昔日言如来只有四无碍,今者无量无碍,昔日言如来只有十力,今者有无量力,昔日言如来只有四无畏,今者有无量无畏,昔日言如来只有八禅定,今者有无量禅定,昔日言如来只有八解脱,今者言如来有无量解脱,昔日言如来只有三三昧,今者言如来有无量三昧,前一无量目总冠六种法上,若准前之时亦应有所以者何言,所以如来有实智广大深远者,何有无量无碍乃至三三昧等,但此六种法释上实智中广大句也。深入无际此一句释上实智中深远句也。

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此是第三单结释迦实智,正结上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句也。料简诸佛与释迦二智交互凡有四种不同,何者上诸佛中双叹二智释迦中只叹二智一不同,上诸佛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释迦中先叹方便后叹实智二不同也,上诸佛举往因释二智,释迦中举果地诸功德以释二智三不同,上诸佛双结二智,释迦中单结实智四不同。解释者言:非是都无所以。所以诸佛双叹二智,释迦不双叹者,欲显体一故,双叹诸佛二智,将明体虽是一功用异,故只叹释迦二智,此是互举一边也。复言诸佛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释迦中先叹方便后叹实智者,诸佛先叹实智后叹方便智者,此明本末次第何以故,只以有本故有末。释迦先叹方便后叹实智者,此明教化次第所以有本末互有前后者,此则彼此各举一边双明一理。又言诸佛举往因释二智,释迦举果头诸功德者,诸佛举往因释二智者,此明胜因必感圆果。释迦举果头诸功德释二智者,此明圆果必酬胜因,此亦互举一边也。复言诸佛双结二智,释迦单结实智者,欲明兴废义故谈诸佛二智兴时,故双结二智。今日释迦正废权显实之时,即为废权义故,故不结权智为显实义故,故单结实智也。又解上诸佛双结二智,为欲明此二智只是一体照三三之境。今言释迦单结实智者,此逐功用有胜负且欲明圣人怀抱之内,二智之解竟有何胜负?但是逐事故尔。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此下是第二寄绝言叹二智。问言:虽复寄言叹二智,明此二智非是近情所测、拙言可及,且止此唱故下文言唯有诸佛乃能知之,非小圣所及。寄绝言中亦得生大众疑动执之端,时众言如来何故从定出自叹二智甚深?仍罢有何所以?是故言叹方便智为动执之端,叹实智为生疑之端。问者言:汝既言绝言何故由道叹耶?解释者言:若默住不道绝言时,时众那得知此二智应绝言耶?就此绝言叹中有三种,第一先出所绝之法,即是二智,第二正明绝言叹,第三从所以者何释所以绝言之意,今者第一先出权智后出实智,从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下四句,于三三境中偏就故明权智所作,明如来能说声闻教因缘、缘觉教因缘、菩萨教因缘,故言种种分别也。巧说诸法者,此明如来方便智巧说一乘法持作三乘诸法,故下经文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言巧说也。只说此三乘教称昔日物机,故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也。

舍利弗取要言之此下竟佛悉成就,此于四一境中偏就理一境出实智。若取要言者而论之,实智于今日是要,何以知之?今日是显实废权之时也。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此一句是第二正明绝言叹也。所以者何?自此下竟长行是第三释所以绝言之意,只由说二智人高境深故绝言也。故此第三释绝言中自有二,一者举人高即是得智之人,二者所缘境深。今言所以者何竟乃能究尽,詺为举人高释绝言所以。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权实二智者,何唯有诸佛能知权实二智那得不止也。就举人高中此有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先据二智,唯佛与佛以下正明人高。诸法实相此下是释绝言,中第二举境深所以绝言,非唯人高故二智微妙不可说,亦二智所照境深故绝言。

又就此二智所照境中有三,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双释两章门、第三者双结两章门。双开两章门者,诸法此两字,即是方便智所照境章门也。实相此两字,即是实智所照章门。但权智所照境凡有三三之境,今唯取照三教也。实智所照境有四一之境,今唯取照一理。解释者言:权智所照三三境中要者是三教进行之徒,要须藉言教方得入道,故言诸法。三乘教不一,故言诸法也。实相者四一之中是理一,等是四一理一最要是故的照也。但的照三教即是开方便门义也。的照理一即示真实相义也。何以知之?下释中举因果释之,当知因果只是理一也。

所谓诸法,此下是第二双释上两章门凡有九句,初有五句释上诸法章门,次如是因如是缘下有四句释上实相章门。如是相者表异为义,览观三乘教皆有异相,声闻乘教异、缘觉乘教异、菩萨乘教异,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性是不改为义也。但昔日声闻教不可改作缘觉教、缘觉教不可改作菩萨教,故言如是性。如是体,体体别为义,声闻行自以四谛声教为体,即是遭苦生厌老病死义,缘觉之人即是十二因缘教为体,菩萨即以六度经教为体,故言如是体。如是力,声闻教作缘断正使力,缘觉教作缘侵断习气之力,菩萨教作缘断习气尽成佛之力,故言如是力也。如是作者,论主言起作是行相,故知作只是行义也。明此三乘教有行义,声闻之行有所为作,乃至菩萨行行有所为作,此五句都是释上诸法章门,詺为权智境也。如是因此下有四句释上实相章门,詺为实智所照之境。所以知是实智所照之境者,下偈颂言如是大果报故也。如是因者,以感果为义。如是缘,缘者由义万善能感果即因义,此果由万善得即是缘义。如是果,果以对因为义,报以酬答为义,只是一果宜对因,詺为果。此果有酬因力义,即成报义,此四句正是释上实相章门也。

如是本末此下是第三双结两章门,今言如是本末此结权智境章门,本则举最初如是相,末则举最后如是作也。究竟等者一因一果,究竟等者此结实智境章门,且更解因缘之义者,有人解言:因亲缘疎。所以言因亲者,此果是本无而今有是亲义,何以故能令本无今有故?复詺作疎者只同此果二头三手者,不可生,道理中有可生义,汝若言道理中不可生而因力能令生者,二头三手不可生,因力何故不令其生?若因力不能令不可生而得生者,乃可詺因为亲。果既有可生义因于果成疎义,此果本无今有此因于果是亲义,果有可生之理,此因于果则成缘义。今光宅法师解不作亲疎之义,正言言因者对果为义,缘者只是由藉为义,若据万行望果有对果之义,詺之为因。若据果望万行,此果则由万行而得于果,即是缘义。

法华义疏卷第二

 

经疏部

previous.png   back_to_top.png   next.png

[ HOME | 中文主頁 | 經典 | ENGLISH | SUTRA | CHỬ VIỆT | KINH ĐIỂN | GALLERY | CONTACTS ]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