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 Buddha Mountain Phật Sơ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主頁  相片  經典  大藏經  咒典  聯絡

 

【經文信息】大正藏第 17 No. 0815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3

卷上       卷中        卷下

No. 815 [No. 816]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 時。佛游於忉利天上晝度樹下無垢白石。湣哀其母度脫之故。正夏三月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八千皆阿羅漢。諸漏已盡得大神足。威曜無極生死悉斷。無複塵垢棄捐重 擔。所作已辦。逮得己利。心即從計致平等忍。心已得解度于智慧。普則正士。于世福地多所佑安。唯除一人賢者阿難。菩薩七萬二千人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逮得總 持辯才無礙。各從他方異佛世界皆來集會。爾時世尊。與無央數百千之眾眷屬圍遶而為說經。時于眾會有二天子。名曰月氏月上。月氏天子即從坐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叉手長跪而白佛言。吾欲諮問如來至真等正覺。假使聽者乃敢自陳。佛告天子。欲問如來何所義乎。月氏天子以偈頌曰。

 其于眾生類  興發湣哀心
 逮求於佛道  志無垢甘露
 自傷己身行  及慈哀群黎
 餘以斯等故  諮問釋師子
 於億劫積行  悉能忍勤苦
 一切而佈施  志寂然無念
 等心於群生  療化已平均
 我問此勝義  導利黎庶者
 假使見正道  妙相自莊嚴
 無垢三十二  英特之福田
 逮斯功德者  奉敬乎巨海
 今予問大聖  欲了斯義歸
 假使無異心  則無有別念
 常志求妙慧  人中巍巍尊
 而無聲聞意  不慕緣覺事
 今餘問此義  堅固無過者
 有利若無利  等心於毀譽
 有名若無名  苦樂不以移
 雖處於俗法  則不以動轉
 今我問此義  遠離恐懼者
 以愛己身事  等念于黎庶
 未曾有若干  咸化於三處
 而以修慈心  有諂無厭穢
 今餘問此義  賢將持土地
 心恒行精勤  佈施戒離邪
 其身逮寂然  戒品不永滅
 身口意常正  將禦順擁護
 今問最勝義  處垢而無塵
 其忍辱調柔  達已加遵修
 能修任苦患  憒擾放逸眾
 游救於一切  而不生瞋恚
 因此故問義  欲決諸狐疑
 各常力精進  恭順不違義
 悉湣傷世間  不為己身施
 行道無厭足  如海受眾流
 是故問最勝  其德如大海
 雖存於三處  不退從諸想
 以賢聖之慧  伏除諸垢塵
 承禪定妙通  神足自娛樂
 今故問此義  普往開化眾
 智慧度彼岸  聖達無有際
 棄捐眾思想  出家除根株
 憺怕得自在  曉了斯法慧
 是故今啟問  無極大聖人
 所分別神足  解了隨順行
 遊億姟佛土  無有國土想
 供養億姟佛  無有諸佛想
 是故問此義  覩者普受欣
 其離欲塵魔  忽化陰身魔
 棄舍於死魔  降伏諸天魔
 蠲除一切魔  則逮成佛道
 是故問斯義  永棄於眾冥
 乃震動天地  樹木及山岩
 覺了成佛道  無量最勝慧
 假使已一心  習於寂定明
 是故問此義  諮啟如斯像
 曉了一切慧  威耀甚巍巍
 假住於佛教  善建立法行
 導利於眾聖  靡所不開化
 今故問斯義  濟遊三處者

月氏天子。又問世尊。唯然大聖。何謂菩薩得大聖通殊特之行度於彼岸。何謂菩薩至不可思議善權方便備勸助慧何謂菩薩一切諸法以為一議。入於一味所趣同均。入於一慧平等之說。何謂菩薩奉深禁戒行無放逸。逮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佛 言。善哉善哉。月氏天子。多所哀念多所安隱。湣傷諸天及十方人。乃能發意啟問如來如此之義。諸菩薩行佛道正真慧。被大鎧者建立大乘。度大欲禦大船轉大法 輪。施無極法恢弘慧典。欲放大雨欲演普光。慕擊大鼓志大雷震。樂立巨幢願吹大珂。執大法英攬大法典。演無極明欲照世間。務令大乘永存不斷。願大祀祠究竟足 滿。以此比類無極之德湣傷群庶。故問如來。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說之。如諸菩薩大士之行。致大聖通具足深戒。至於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唯然 世尊。願樂欲聞。月氏天子與諸大眾受教而聽。佛告天子。菩薩有四法行。得大聖通殊特之行度於彼岸。何謂為 四。菩薩大士曉了諸法而應真諦。於一切法無所倚著。等念諸法而無有盡。逮於聖慧而造明證。遊一切法親近眾典。雖在諸法無有脫者不見異法。何謂諸法而應真 諦。如過去空。當來現在亦自然空。天子。欲以曉了是空平等三世空無所想。彼諸有慧分別處所。建立開化解暢道品。便通正業達其義理。是謂曉了而應真諦。何謂 於一切法無所倚著。一切諸法住於我所。現有所住於我非我。則謂菩薩曉了諸法而無吾我不依倚身。是則名曰無所倚著。假使菩薩于斯諸法。身無所著無所著已。不 住異法。其于諸法不生不住。爾能於彼無所倚著已無所倚。供養諸法則于諸法而無所倚。二何謂菩薩曉了一切猶如 虛空。其三界者心之所為。不計斯心無有色像。亦不可覩無有處所。無有教令猶如幻化。因其心本而求諸法則不可得。若以于心不求於心則無所獲心不可逮。以不得 心一切諸法亦不可得。諸法則無有法。無形類想。亦無有影而無所有。及與實諦亦無所覩。無所覩者於一切法心無所入。知一切法無所成就亦無所生。譬如虛空。猶 如天子。欲察虛空永無有生無所成就。了一切法亦複如是。猶如虛空名曰虛無。彼則憺怕。一切諸法亦複如是。但假字耳彼則寂寞。三何謂菩薩于一切法而親近典也 菩薩大士。觀察思惟一切諸法。於斯無知亦無所見。眼不知耳亦無所見。耳不知眼亦無所見。鼻不知舌亦無所見。 舌不知鼻亦無所見。身不知意亦無所見。意不知身亦無所見。一切諸法雖有癡騃快眇兇暴。見於法界慧常平等所行具足。其六情界有所照來則有所在。計於本者無有 內法。教於外者如無外法。教內法者所見如是。覩若斯者則無有法無有起者。亦無有法有所作為。若有住者覩無所見。佛語天子。是為法界法無所起亦無所滅。而亦 不住則無所有。假使有念諸法。不住不生不起無有處所。如是觀者真諦慧備。無有諸法及與法界。不見解脫。斯一切法親近諸典。是為四法。菩薩大士。得大聖通殊特之行度於彼岸。四 何謂聖通。所雲通者於一切法不信他慧而有諮受。所以言慧於一切法不造二事。所謂無二彼則無名法不可知。設使天子。具足斯慧。其菩薩者速逮聖通。以成就願具 足所曉。菩薩曉了如是慧者則淨道眼。超天世人。便覩十方無量無限億百千姟諸佛國土。佛天中天所有聖眾。悉聞諸佛所說經法。彼佛國土群萌之類。其心所念善惡 好醜悉識知之。人民伴黨行來如是。逮及若斯。自知往古所周旋處。以慧明證解己本際。他人眾生始無所由。所居止處悉證明之從緣說是。佛告天子。菩薩大士。雖未得至一切通慧。聖明之智巍巍如是。為諸眾生興立佛事。速疾具足一切佛法。逮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以善權慧方便道明  則具足成於大聖通
 而常遵修深妙禁戒  尋用一義解一切法
 分別真諦一切經典  其明目者無所倚著
 常觀諸法猶若虛無  以有所察宣揚悉空
 習近諸法彼假號法  不見諸法有解脫者
 其不見者靡所不觀  已得聖通所見若斯
 假使過去法已空者  當來諸法亦如是空
 分別現在則亦若茲  是乃謂為真諦之見
 一切諸法三界常空  斯明知者無念不念
 已無有應應不應者  其無所畏為覩真諦
 若慧如是無著方便  講說經法無有法想
 意無所念則無所著  無所著者則不動搖
 一切諸法自然而興  其自然者本淨無我
 曉了諸法而無吾我  爾乃不起無他異法
 其不生者不有不來  察計於彼則無所倚
 而反講說諸法處所  雖演佛道不念有我
 一切三界心之所由  彼心則亦不可常覩
 無色無人猶如幻化  當以斯法務求於心
 彼以此法求於心已  則知無心亦無心法
 假使已心求心處所  則便不覩心之本淨
 已于諸法無所著者  雖在黎庶不隨眾想
 一切諸法無意無成  常分別知猶如虛空
 如觀虛空不生不有  分別諸法亦複如是
 假號虛空諦無有實  說有言辭彼法虛空
 其眼未曾觀見於耳  其耳亦不觀見於眼
 舌不屬鼻鼻不屬舌  斯等輾轉而不相見
 其身未曾察見於意  意亦不察身之形類
 各各如是不能相知  以是之故斯常憺怕
 計著眾惡諛諂癡騃  諸法之界常等均平
 其內事者不知於外  若外事者亦不知內
 以是之故曉法所趣  成就智慧常不可限
 觀見十方億姟諸佛  及諸聲聞無有罪釁
 又彼諸佛所說經典  無量聖達清淨之義
 悉得逮聞所演美辭  則能受持普修平等
 便能了知眾生心念  具足飛到億萬佛土
 識念往古無數世事  億百千劫如恒河沙
 逮成於此妙五聖通  則得親近安住之慧
 彼以佛故有所顯發  無放逸道興造利義
 假使聞斯如是空法  生欣踴心樂微妙樂
 魔不能得彼之瑕短  則能疾成覺了上道

佛 告天子。菩薩大士有四事法。至不可議善權方便。何謂為四。菩薩曉了往返度流之法猶如己身。若干種痛苦毒之患覩所遊起。亦欲蠲除他人之苦修行精進。勸諸眾生 趣于聖路。令一切法留存道心。為諸群黎積累德品三世亦然。而已勸助一切諸佛。集三世行勸助德品。所作善本加施眾生。放舍弘施有所開化亦不生心其不勸進一切 智者心不離脫亦不見道。心不離道道不離心。如道之相身相若斯。以慧平等于心於道亦無所倚。順權方便長益德本。不見法界有所增益。彼于諸法無所思議積功累德 未曾厭倦。不以心業求曉了心。彼若佈施則無望想。奉修禁戒亦無所失。遵行忍辱亦無所住。所行精進亦無憺怕。一心禪定無所依倚。奉行智慧亦無所習。勸化眾生 亦無所著。以湣哀故嚴淨佛土。求于聖達無所起慕。講說經法亦無所入。如是天子。菩薩所行所造德本雖為薄少。 善權方便不可限量乃至大道。何謂菩薩所造德本雖為薄少。善權方便得至無量乃致大道。菩薩大士。於一切法念發無量。觀察諸法無有計限得邊際者。所以者何。天 子。欲知一切諸法。則空無想亦無有願。其以空者則亦無量。假使暢達無量心者。講法雖少善權方便廣大無際。所以者何佛道無量勸心無限。至無際法則為諸佛世尊之道。複次天子。菩薩大士善權方便。勸勉眾生令入正行。憂群萌類所樂法者而勸立之。若施有所救濟為說經法。複次天子。菩薩大士。不以佈施而為審諦言是我所。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亦複如是。不名我所又有所施。若持戒者亦無所念常順禁戒。具足忍辱見人所作。是非悉忍。奉行精進修清白行一心禪思。曉了方便觀察智慧。複次天子。菩薩大士分別曉了。善權方便與聲聞俱。而開化之不樂所行。所修堅固與緣覺俱。不樂所行堅固其志。是為四法。菩薩大士。致不可議善權方便。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曉了於二事  己身及他人
 當除吾苦患  療盡眾惱熱
 湣念于眾生  勸使在道心
 思惟一切法  演令入一義
 一切群生慶  合集於三世
 普于諸佛德  悉當勸化之
 而悉曉了斯  皆以施眾生
 真心而惠施  猶以佛慧故
 一切所發心  悉勸助佛道
 不失於道心  見諸法悉脫
 察心及於道  不見有二事
 其相有所存  了心相同等
 法等故平等  不二無所有
 明知權方便  長益清白法
 其種無為益  法界不可議
 志求於佛道  常以不厭倦
 不以心念心  吾長清白議
 不忘失道心  所作而勸助
 佈施不望報  護戒無所念
 常修行忍辱  不立計有人
 恒奉行精進  身口心寂然
 禪定無所倚  智慧度無極
 開化解眾生  不處於顛倒
 嚴淨諸佛土  志性無剛強
 常志於佛道  於法無所舍
 諮受一切典  故慧不可議
 為眾生說法  不著於文字
 造行如是者  速成佛無難
 心不想於空  不慢無所念
 無想無所願  不可稱限量
 知群黎所行  隨之因開化
 自在而佈施  說法給所乏
 有施眾生  不言我獲  不高於戒
 不忽忍辱  不慢精進  不著禪定
 而于智慧  無所悋惜  常喜佈施
 講論眾戒  遵修謙下  恒行勇猛
 雖奉禪思  永無所著  興發智慧
 而以佈施  在於緣覺  聲聞之中
 菩薩大士  游於此黨  假使處中
 有所造業  明眼達士  不樂彼行
 以能建立  如斯法者  是則名曰
 菩薩之行  曉了善權  不可思議
 所為惠施  至無限量

佛告天子。菩薩有四事法。一切諸法以為一議入於一味所趣同等。入於一慧平等之說。何謂為四。菩薩大士。曉了法界無所破壞。解諸法空而普遊至。于諸法議無所同像。平等吾我及於他人。曉了諸法悉為憺怕。是為四。曉了是慧所覩若此。於世俗法及度世法。靡不通達不造二觀。若罪若福有礙無礙。若聞不聞有為無為。于此諸法不造不觀。不見諸法有所受者。無凡夫法無羅漢法無若干觀。其 凡夫法不為清淨也。不察羅漢法獨解明。不舉不下分別一議。趣憺怕門演暢講說。散一切法而于諸法不見散壞。修行一忍永無有二。以入一議普入諸法。所謂入者無 所從生。是為天子菩薩大士。得近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亦不念言我近若遠。所以者何。不處一議見異群黎。亦觀覩人與道別異。又思惟之人不可得爾乃是道。於 是世尊即說頌曰。

 而於法界  無所破壞  又彼法界
 無能散者  計如法界  諸人若斯
 但假有字  無有若干  了諸法空
 則致響忍  其內若外  有為無為
 觀察斯法  悉無所有  分別一議
 皆知為空  諸所現法  無所同像
 不著己身  及與他人  若不計念
 有吾我人  其行未曾  有若干想
 修於寂然  志在憺怕  普觀一切
 諸法所存  於一切法  靖默無念
 游於憺怕  而無所著  講說現在
 及度世事  彼則不興  造盡滅盡
 若福若罪  若聞不聞  不念於法
 不取音聲  不在有為  亦不無為
 常等一觀  不喜二事  不覩諸法
 有所受者  不得凡夫  及阿羅漢
 不說凡夫  癡穢不淨  此則名曰
 阿羅漢法  亦無所舉  不有所下
 分別一議  而悉寂然  曉了諸法
 皆無所壞  亦不毀散  一切法界
 不謂忍別  與空異耶  普知諸法
 一切悉空  不著於空  無倚了忍
 以入一議  悉了一切  此無所起
 其本清淨  如是行者  疾成佛道
 速得親近  無量正覺  不計有身
 不念道心  一切諸法  吾我及彼
 悉無所著  得平等覺

佛告天子。菩薩有四事法。奉深禁戒行無放逸。何謂為四。菩薩大士而自念言何謂禁戒。則順觀察思惟其議。若身行善。口言至誠。心念柔順。是為禁戒。又複念言。何謂身善。何謂言誠。何謂心柔不犯身事而不殺生盜竊淫妷。是身行善。口不說非妄語兩舌惡口讒言。是口言誠。心不念非念餘瞋恚邪見之事。是心念柔。彼諦觀察而自念言。假使不犯身口心者不可分別其處。所在青黃赤白紫紅之色。計於眼者不分別識。耳鼻口心亦複如是不分別識。所 以者何。彼亦不生亦無生者。亦無起者亦無不起。設不有生無所生者。亦不有起。無所起者。則不堪任分別識法。又更念言。爾時察之則無所有。亦無有戒則無所 行。已無所行則不可知。已不可知不當於彼有所倚著。造此行已則無所見。當爾之時不見有戒。已不見戒勸彼戒者亦無所見。是為天子菩薩大士奉深禁戒。複次天 子。若有菩薩曉不貪身。不處見身亦不覩見。修於持戒亦不犯禁亦無所著。複次天子。菩薩大士入深法藏在所護禁。威儀禮節行步進止。安詳順教是曰為戒。不自見 己之所興行。不見他人之過咎。是故名曰深妙之戒。複次天子。菩薩不犯于戒亦不毀戒又不弄戒。其反己者則以反戒。若不反己則不反戒。以不反戒則無所犯。已不犯戒則不弄戒便無所度。所以不弄不度戒者。了一切法悉度脫故。以度脫者則無有我亦不無我。既無有人何所度者。是為四。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其身清淨  言無誤失  心念鮮明
 行無瑕穢  而常自護  謹慎於行
 彼菩薩者  乃謂奉戒  將順奉行
 于斯十善  聰明菩薩  若能護此
 則身口意  無所犯負  斯能名曰
 奉明達戒  其無所造  不起無生
 彼無形色  無有處所  已無像貌
 則無所住  便不可得  何所歸趣
 戒不有造  常如無為  則不可以
 眼觀察之  耳無所聞  無鼻無舌
 身不可別  及心所念  設不分別
 於六根者  則達諸趣  無所依倚
 設如是觀  乃清淨戒  未曾逮戒
 有所立處  彼無有戒  無意無正
 護於禁戒  無吾我想  將養於禁
 亦無戒想  修深要戒  志得自在
 以能分別  所見身者  即不墮落
 六十二疑  其無所見  不覩處所
 雖奉禁戒  不自憍恣  則能順入
 深妙法藏  所行禮節  為不妄想
 善修安詳  將順謹慎  其禁戒者
 無有異著  不倚吾我  亦不依戒
 已無吾我  則無禁戒  不念己身
 及與禁戒  如是乃謂  為法器耳
 無吾我者  不依倚戒  不計身者
 不想念法  無身見者  無有戒心
 不犯戒者  無有脫禁  亦不建立
 於禁戒中  不計有身  則無戒想
 深妙之戒  謂無所犯  假使勇猛
 奉戒如是  彼則未曾  有所毀犯
 如是戒者  聖賢所歎  於一切法
 而無所著  愚騃之夫  住吾我想
 將護禁戒  言我畏慎  則失戒寶
 永無有餘  便不度脫  三界之患
 假使有人  除諸見網  則不見彼
 違失禁戒  其人心計  無有吾我
 順奉禁戒  不墮疑見  便不恐懼
 墮於惡趣  若使分別  禁戒如是
 則不覩見  犯禁戒者  不察吾我
 不見三世  況當觀察  犯戒毀禁

月 氏天子白佛言。得未曾有。天中天。諸佛世尊道法微妙。無上正真甚深難及。菩薩所作第一巍巍。乃能奉修如此之法。而無所住亦無所修。除去一切諸所妄想離吾我 念。行無數劫而不墮落聲聞緣覺。而不中道違失道意。具足佛法入不缺漏。雲何菩薩奉行何法修微妙典。於真本際而不取證。世尊告曰。天子聽之。菩薩有四事行深 妙法。於真本際而不取證。何謂為四。菩薩大士堅固志願。建立要行具一切智。奉修精進而不怯弱。不住立者不舍眾生。於大哀不斷教。善權方便勸眾德本。是為四 行深妙法於真本際而不取證。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其明智者  志願堅強  未曾違失
 往古所曉  為一切智  精進殷懃
 終不處於  興廢異乘  奉行精進
 常無放逸  敢所遵修  心不怯弱
 亦不捐舍  一切眾生  而普等心
 群萌之類  常加湣哀  普世群黎
 能忍勤苦  意不轉移  志不欲令
 道教斷絕  猶如有人  積無數寶
 而善覺了  善權方便  勸一切德
 行無厭足  遊趣最要  懷於湣哀
 不於中間  滅盡諸漏  其有稟授
 于此經典  其菩薩者  名曰勇猛
 而常奉修  深妙之法  彼則未曾
 倚著本際

月氏天子複白佛言。何謂菩薩奉行深要。佛告天子。於是菩薩未曾破壞凡夫之法。而普成就於佛道議。亦不謗毀凡夫之法。亦不覩見佛法長益。亦不遠離於凡夫法。亦不求慕。欲得佛道不興斯行。凡夫法異佛道異乎。亦不念言。凡夫之法瑕穢卑賤。佛之道法為微妙乎。不作斯行凡夫之法則為斯漏。佛之道法無穿漏乎。又 複念言。凡夫之法及與佛法。二者俱法虛無寂寞但假號耳。思想致穢。凡夫之法亦無成就。諸佛之法亦無具足。凡夫之法而無有實亦無自然。諸佛之法悉無有實亦無 自然。若欲理者凡夫之法。而無所知亦不無知不生無生。若觀察者推其本末。若以空慧無相之慧無願之慧。智慧明省是為佛法。不可別知佛法所處。觀此本末彼悉則 空。空不見空亦無所知亦無所觀。悉為本淨無明故起。是以天子。法者無法諸法自然住立諸法憺怕。其憺怕法則無有二。其無二者則無凡夫。亦無聲聞亦無緣覺平等 佛道。亦無所教深妙之行為菩薩行。菩薩深修分別正教。無有一法非佛法也。所以者何。其言法者習俗為法。無習俗言有所言者則無所得。其無所得則無所興。以無所興則無形教。一切諸法悉無形像。假使諸法無有限數不離佛法。是故天子。當作斯觀。一 切諸法悉為佛法無有想行。其念想行尋即興廢二事之識。是等之類以識為行佛法無漏。亦複於彼而不想求。于彼生起聲聞之行。其解了者法界無塵亦無寂然。假使於 法而不受法則無有法。其塵勞法及寂然法。豈可獲到塵勞寂然乎。欲作斯求終不可得。如是天子。假使菩薩曉了如是則為名曰深妙之行。其于諸法及與佛法無所見 者。以無所見則為離見。其所見者為無所見。假使菩薩如是觀者。魔及官屬不能得便。莫能勝也。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上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中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月氏天子便白佛言。唯 然世尊。至未曾有。菩薩大士所行難及。如是像類觀察諸法。志於所趣終始沒生。坐起語言亦無想念。佛言譬如天子幻師所化來往周旋。坐起經行而出言教彼無想 念。如是天子。其有曉了諸法如幻。普現五趣不有所生彼則無想。其菩薩者不念於生亦無所起。用本願故有所建立現有所生。天子複問。如尊所教而言。菩薩不念所 生亦不往生。雲何大聖如來至真。湣哀垂念所生之親上忉利天。一時三月如來不為從王后摩耶而由生乎。佛告天子。菩薩不從王后摩耶所生常應如法。天子又問。如 來至真雲何生乎。佛言。天子。如來則從智慧度無極生。設人觀察推其本末。過去當來現在諸佛誰為母者。則當了之。智慧度無極是其母也。所以者何。天子。其三 十二大人相。非從摩耶而所生。學大智慧真諦之誼乃能致此。自然成就如來之身。其十力者不從王后摩耶而生。本 時奉行。智度無極。得十種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亦複不從王后摩耶而生。大慈大悲無見頂及不虛見。佛眼佛慧佛之辯才。知人心念所從來生。神足善權如 是比類不可限量。皆因智慧所度無極。所以如來名曰為佛。斯諸功德悉為不從王后摩耶而生。天子當知。悉從大智度無極行學此道品。如來因斯致如是像無量佛法如 來弘德。緣是之故名曰如來。是故天子。當作斯觀。如來則從智慧度無極生。不因王后摩耶所生。天子又問。唯然世尊。智度無極法無有母。亦無所生亦無所滅。雲 何世尊。智度無極而生如來。佛言天子。因其法故號曰如來。其彼法者則無有生。亦無有終不生不滅。其無有生無終沒者不起不滅。斯無色法則為智度無極所生。以故名曰智度無極生於如來。其所生者都無所生。亦不終沒。亦無所起。佛言。天子。其不生不沒不起不滅是則名曰智度無極之處所也。智 度無極者如有所生如有所行。而智度無極者未曾有生亦無所行。天子又問。唯然世尊。智慧有想有分別。而依智慧。如有所生如有所行。佛言。天子。智慧無想亦無 分別。假使智慧而有所想有分別者。則為不行智慧之事。所以者何。有所想念有所見者。則不應行也。設于智慧無所思想無所分別。彼能名曰奉行智慧。又問世尊。 何謂依行。答曰。天子。其依行者無所言取何所依乎。佛語天子。無言取者則以放舍三界所生。其取言者則便不離 三界所生。是故天子。演此教耳。其無言取何所依行。而生三界令有所依。天子又問。雲何世尊。為諸聲聞講說經法度三界乎。佛告天子。吾為聲聞欲界因緣而說經 法。又如來身不得欲界。于色無色界為諸聲聞而演經典。如來不得色無色界之所處。亦無所度而聲聞眾度於欲界。佛亦不得色無色界。而聲聞眾超度過出色無色界。 又複天子不得三界不倚三界。計於空無柔順之法不順欲界。於三界中而無所慕。生於三界亦無所生不知所趣。天子。欲知何謂度者。賢聖之教但假言耳。推于正義無有度者無往無反。所以者何。觀一切法無有度者。譬 如虛空究竟自然。無有生者亦無所著。無有作者亦無所有亦無不有。觀一切法亦當如斯。於是世尊說是語時。彼諸天眾七萬二千天。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萬六千天 子宿殖德本。悉發無上正真道意。千菩薩德本普具得不起法忍。佛之威神令其裓上自然有華。自昔未有。各取此華供養如來。應時彼華普悉遍佈忉利天上。

爾 時天帝前白佛言。吾未會見如此輩華族姓子等奉如來者。月氏天子報天帝釋。拘翼且聽。今所散華如來上者。眾人未曾見斯聖尊。所以者何。所因心見如來者。彼心 忽然已過去滅而不可見。是故拘翼。有所見者一切諸法。皆為本空本所不見。拘翼又問。天子。今為見如來乎。答曰。見矣。拘翼察之。假使如來有色有為乃當見 耳。設使如來有痛癢思想生死識者吾當見之。如來無色痛想行識。亦無合會亦無所有。五陰法想則無有想不可色觀。又複向者拘翼所雲。若見如來乎。如令如來見於 我身。吾覩如來亦複如是。又問。天子。雲何如來見爾身乎。天子答曰。如來在前便可啟問。時天帝釋前白佛言。雲何世尊。見於天子。世尊告曰。不以色見。不以 痛癢思想生死識見。不見過去當來現在。亦不以見凡夫之法。亦複不離凡夫之法。不見所學及與不學。亦不學成究竟諸法。不見羅漢法。不見聲聞。亦 不以見緣覺之地。無緣覺地。佛之所見為如此也。其作斯觀則為正觀。其正觀者則無所見。其無所見則平等觀不為邪觀。拘翼。欲知如來所觀如斯無異。如是觀者普 見一切。名曰一切審觀。是故如來名曰為佛。如來所興不壞法界。于意雲何。如來所見如是法者為見何等。答曰。世尊。如是如來不見名號亦無有色。於此所察則無 法數無所興造。又複問曰。唯然世尊。如佛所見。月氏天子見如是乎。答曰。拘翼。其有逮得不起法忍菩薩行者。于諸法界隨順住者。法不見法則無所有為自然法。 又問。世尊。月氏天子得法忍乎。佛告拘翼。汝以自問月氏天子。當為發遣。於是天帝問月氏曰。仁者。為得不起法忍乎。天子答曰。於拘翼意無所從生有發起乎。 答曰。不也。報曰。設無從生不有發起。雲何逮得不起法忍。一切法界悉無所起此之謂也。其法界者不起不滅亦無所得。時天帝釋心自念言。如今天子有所講說。以 為逮得不起法忍。以為親近無上正真之道。月氏天子即知帝釋心之所念。報天帝曰。拘翼。欲得法忍者不為親近無上正真道。其不有起法忍。乃能親近無上正真之 道。又問。天子。何故說此。答曰。有所得者則墮顛倒亦無所得。其道心者無有成覺不起忍者。是曰無所從生。其無所起乃成正覺。又問。天子。道當何求。答曰。拘翼。其道心者當于己身自然求之。又問。其己身自然之者當於何求。答 曰。其法不生。亦無生者亦無所生。當於彼求。當造斯求求如求意。不求名稱而無所求。則無所求則無所住。時天帝釋前白佛言。至未曾有。天中之天。月氏天子深 入智慧巍巍難限。於何終沒而來生此。於斯沒已當於何生。月氏天子答天帝曰。假使幻士有所變化為男為女。為於何沒而來生此。於是沒已當複所趣。答曰。化者無 所至趣。又其化者無有沒生。所以者何。化者無想。答曰。拘翼。設使無想雲何如是。斯幻化人往至於彼沒來生斯。於此沒已當生某處。設有斯念則非明智人所蚩 笑。答曰。如是天子。誠如所雲。今者拘翼所發問者亦複如是。一切諸法悉為如幻。而問如來。今此天子。於何所沒而來生此。沒斯何趣。于意雲何。如幻所化寧有 去來。豈可得見沒所生乎。答曰。不也。所因化者欲有所興有所造乎。答曰。無有所作。報曰。如是。其曉了一切諸法皆如幻化。則能示現去來沒生。彼雖現此亦無想念亦無所作。于意雲何。其於夢中覩色。若聞聲者。鼻所嗅香。口 所嗜味。身遭細滑。心所識法。寧可謂之實有所有。答曰。不也。天子報曰。如是拘翼。其有曉了諸法如夢如自然者。有所見聞心于諸法無所染汙。亦不離塵。亦無 所求。亦不憂戚。如所聞法悉分別之為他人說。于諸言聲亦無所著。時天帝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月氏天子不得所生不沒不生。當以何義開化眾生。群黎有生而有 終沒。于聲聞之地不生不沒。不生不沒非菩薩地。雲何菩薩之行當在生死遊無央數億百千劫。

佛告天帝。其有菩薩逮得成就不起法忍。不念於生亦無終沒。猶如羅漢滅度已來積於百年。所以者何。觀察菩薩亦複如是。菩薩者無吾我想。無他人想。菩薩所行又複過彼。不念於生無終沒想。無有吾我他人之想。皆悉滅度。一切諸法無有本末。假使不了於是法者則無所覺。大悲菩薩設無數劫億百千姟。游於終始不以懈倦。譬如男子於四徼道燒大屋宅無所複慕。行大慈者亦複如是。不惜身命在於五樂棄捐之。去于所樂欲如遠大火。在於火中悉能忍之其身不燒。于意雲何。其人所作為難不乎。答曰。甚難。天中之天。佛言。拘翼。菩薩所行複過於此。度脫一切諸欲塵垢。而現于生教化群黎。是故當觀。菩薩大士超越一切聲聞緣覺。逮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爾 時佛告天帝。向者仁問。於何所沒而得生此。聽佛所說。東方去斯九十二億百千佛土。而有世界名曰積寶。其國有無央數眾寶樹木枝葉華實。各各別異經行遊觀。棚 閣講堂悉用七寶。彼國土地悉紺琉璃。以無央數百千眾寶合成。積寶世界佛號寶場威神超王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其佛國土無有二乘聲聞緣覺之所教業。純諸 菩薩具足弘普周滿佛土。其佛說法一會時。三十六億菩薩逮得不起法忍。眾適得忍尋則踴身在於虛空。四丈九尺動於三千大千世界。則 無央數七寶百千蓮華。自然布地無不周接。即從虛空詣他佛土。奉覲異國如來正覺。稽首歸命諮問經法聽所說誼。其佛興來以十二劫。晝夜各三講說經法。以故拘 翼。當作斯觀。其佛之界。諸菩薩眾不可計億。無有損耗眾寶積聚。佛之國土無異聚名。無有山林溪谷諸淵。無談語者無有眾患。羅漢緣覺無食飲者。所以者何。斯 諸菩薩昔以樂法悅豫為食。今此天子從積寶世界沒來詣此處忉利天。故來見佛稽首歸命諮問經典。為無數人演斯經法廣解其誼。又複欲令諸余菩薩具足興發於斯法 忍。佛言。天帝。月氏天子佛欲釋命當護正法受持奉行。如來滅度之後。最于末世法欲盡時。當住此閻浮提。于彼世時當授人民如是比像深妙之法。優奧無量精進將養。化不可計億百千人住斯法忍。法沒盡後人間終沒。生兜術天彌勒菩薩所。啟受于此諸佛世尊微妙之道化。于無量百千天子立無從生。或發無上正真道意。彌勒菩薩成正覺時。住閻浮提十歲供養。彌勒如來及諸弟子與二萬人俱。舍家之地離家為道。行作沙門啟受經法。盡其形壽常持正法。佛滅度後。而以此法將濟群生。悉當複值於斯賢劫千佛興者。次第供養九百九十六佛世尊。悉于大聖淨修梵行。過七十五江河沙劫。尋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號曰日曜如來至真等正覺。其佛土名一切具足。

於是月上天子。謂月氏曰。於斯世尊授仁者決。當成無上正真之道。而今如來獨與歡豫。偏見湣念而授決乎。月氏天子答月上曰。如來至真永無所欲。亦無所難。亦無疑結。假使授決無所悕望。若有菩薩學開士行。以故如來而授決耳。何因如來獨當歡豫。偏見湣念而授決乎。又問。天子。當何以歡豫之信當於信求。又曰。假使於心而想心者計於彼人。無歡信者無所受取。無受取者第一歡豫。計於彼信其無瑕穢。無歡豫者乃為信樂。若於言辭無所言者。乃為信樂。彼則未曾無歡豫信也。亦無結恨。是故天子。假使有人求歡豫信。便 當修行無言辭法。所精進行如無所行。亦無不行無憂無喜。所以者何。其法界者亦無有行。亦不不行不進不怠。月上天子謂月氏曰。所可名曰菩薩學者為何謂乎。月 氏答曰。所謂菩薩學者。則無有身亦不護體。又無有舌亦不護口。又無有心亦不護意。是為菩薩第一之學也。所謂學者其無所受亦無所行。若無所起亦無不起。是為 菩薩學也。又複問曰。仁者。學斯如來授決乎。答曰。天子。吾不學此而見授決。所以者何。學如此者不得吾我及我所耶。其不念知有所學斯名曰學也。天上世間不 能得短亦無有失。若有念言我有所學。則不為趣于正業也。不逮平等。用自謂言我所學故。又問曰。以何等事謂逮 平等也。答曰。天子。假使行者不上不下不處中間。不著所行不有所作。有所行者而無所造是菩薩行。其作斯念是為尊法此卑賤法于斯諸法。曉了平等不為二念。如 是行者謂逮平等。又問曰。於今仁者。逮何等法乃為如來所見授決。月氏答曰。亦不蠲除凡夫之法。亦不逮成諸佛之法。如來以此授吾之決。吾於是法無所斷除。又于諸法亦無所得故見授決。又問曰。計如是者愚冥凡夫悉當得決。所以者何。亦不蠲除凡夫之法。斯則名曰為凡夫矣焉致佛法。又重問曰。何故解凡夫法乎。月氏答曰。吾以空義為諸法界解佛法耳。其本際者實無有本也。謂空法界可滅乎。答曰。不能也。本際無本豈可獲乎。答 曰。不也。是故天子。吾說此言。亦不滅除凡夫之法。亦不逮成諸佛之法。如來以此授於吾決。又複問曰。空與法界本際無本有言辭乎。答曰。無也。假使空與法界 本際無本。無有言辭道無言說。於今雲何授仁者決。答曰。天子。今授吾決猶如空義。諸法之界本際無本。是為諸法之所歸誼。如法無法受決。亦如授別亦如。授別竟者亦複如是。等覺亦如。逮成無上正真之道。亦複如是。於是月上天子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月氏天子入深智慧巍巍難及。佛告天子。菩薩以逮成法忍者。其法如是有所分別。若發道誼演經典者。解脫一切法界之事。又其法界所可講說。亦無言辭宣暢示眾。所以者何。理於法界無有言辭亦無所說。計如法界人界亦如。如眾生界佛界亦如。佛界法界亦如。假使菩薩入此誼者。則能獨立不從他受。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中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下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於是賢者大目揵連。咸請勸發於無央數億百千姟諸天子眾。欲行天人。色行天人。各各疾取華香搗香雜香繒幡。各往詣佛供養世尊。前禮足下卻住一面。時目揵連還詣大聖。稽首於地遷住佛前。佛告目連。汝聽。如來所現神足正覺變化。有經名曰如來感動威變。善思念之。目連應曰。受教而聽。佛告目連。斯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四大海。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下。是則名曰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國土。于意雲何。佛為獨在一閻浮提成正覺乎。莫作斯觀。所以者何。吾普悉遍諸四方面佛之世界順如所應。為眾生類講說經法。或以成佛。或複自現從在胞胎。或複示現在兜術天。或複現身已滅度矣。

佛 告目連。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在於東方。去此萬二千四大天下四大之域。則有世界名曰無垢。其佛號曰離垢意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斯四大域佛之世界。所與 眾生淫怒癡薄易可開化。少菩薩學及辟支佛乘。多諸聲聞。又目揵連。離垢意如來。一一集會說經法時。導九十九億諸聲聞等。其土所化不別四證。如此國土不說須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其彼世界一坐聽經。證六神通至八脫門。逮獲神足踴在虛空四丈九尺。身中出火還耶維已而般泥洹。忽即[*]滅無有煙炭。其土如來常說經法未曾休廢。救濟群生亦無懈息。諸聲聞等日日滅度。 亦不販賣估作治產。欲得飲食從意應至。不傳口教衣食屋宅悉為化生。如忉利天皆自然生不由胞胎。紫金為地。離垢意如來壽五百歲。其土人民亦複如是。亦有中 夭。目連。欲知彼界如來講說法者。豈異人乎。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則吾身是也。佛之神足威變所為。則非一切聲聞緣覺之所能及也。

佛 告目連。於斯三千大千世界。南方去此十八四大域。其四大功能變數名稱曰寶成。而以三寶金銀琉璃為地為樹。有佛號曰寶體品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但演宣 示緣覺之法少聲聞乘。諸菩薩學亦複薄尠。及緣覺乘若使彼國土忽終沒者。則生他方空佛境界成緣覺道。于目連心所憶雲何。寶體品如來講說經者。豈異人乎。莫造 斯觀。所以者何。則吾身是。如來於彼現威神變講說經法。則非一切聲聞緣覺之所及知也。

佛 告目連。於斯三千大千世界。西方去此二十二四大域。其四域界名寶錦。悉以七寶金銀琉璃水精珊瑚琥珀車璩瑪瑙合成土地。其境樹木眾寶化成。經行棚閣欄楯苑囿 皆以七寶。其浴池中滿八味水清澄且美。猶如兜術天上。諸天宮殿飲食被服。彼界人民亦複如是等無差特。又其土地無女人名。亦複不從女人生矣人民之類不興穢 濁。化生蓮華結加趺坐。其土眾生無淫怒癡。無貪欲想。無瞋恚想。無危害想。亦無胞胎。彼佛號曰寶成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其佛所說不講異義。但演菩薩 法典之藏。總持金剛分別三場。奉修六度為極之行。彼無央數不可思議眾生之類。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不可計人得不起法忍。授無量人無上正真道慧其界無有二乘之 名聲聞緣覺之言行。純有大乘無諸情欲。一切鮮潔而無穢濁。諸菩薩眾充滿世界。其佛壽命八萬四千載。世人終後不趣地獄餓鬼畜生。不墮八難。斯諸菩薩若遷神 命。即便往生清淨佛土現在佛所。天龍鬼神阿須輪揵陀羅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心皆同一志一切智諸通之慧。不樂 異義唯樂佛法。天龍鬼神形體被服。舉動進止不可分別。唯名異耳。天龍鬼神及世人民。皆同一源無有異流。于目連心意之雲何。寶成如來豈異人乎。於彼境界講說 經道。開發教化一切群黎。勿造斯觀也。所以者何。則吾身是。斯即如來神足變化。則非聲聞緣覺之所及知也。佛告目連。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北方去。是計三十六 四大諸域。其四大功能變數名稱無恐懼。黃金白銀交成其界。彼土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之患難也。亦無八處之恐懼也。人 民所行無犯禁戒及與邪見。志性禮節調順無卒暴者。亦無外道眾邪異學之名聲也。佛號無畏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其佛始往詣樹下時。須摩提等七十二姟諸魔 往欲與佛戰。又彼如來為菩薩時。行無放逸成諸通慧。魔便遮往。應時如來隨諸魔數化諸佛樹。化諸菩薩其數亦爾。各各別坐於佛樹下。時諸魔怪未曾有。何所為審 菩薩身者。吾等當往妨廢所興壞其道意。諸化菩薩告眾魔曰。一切諸法皆如幻化。於今仁者欲何所亂。假使卿等能 分別了。發於無上正真之道福德慶者。若複勸助使發道意遮發道意。又來壞亂之罪釁者。卿等未曾乃複懷害。諸魔又問。發無上正真道意及勸化人。發大道者其福雲 何。菩薩答曰。正使江河沙等諸佛世界。滿中七寶以用佈施。發道意者福德超彼。又複正使江河沙等諸佛國土。所有眾生悉共供養一切施安奉眾學者恣其所欲。設複 有人勸發道意德超於彼。又複問曰。假使有人亂壞道意其罪如何。諸菩薩曰。設複有人普取眾生挑其瞳子罪寧多不。答曰。甚多。報曰。壞道意者罪過於彼。時無數 億諸魔之眾。聞此言說覩大變化。皆發無上正真道意。皆以天華天香雜香散華燒香。奉諸菩薩。鼓諸音樂百千之數。各歎頌曰。願令聖眾疾得無上正真之道。時彼菩 薩成最正覺尋有異天而舉聲曰。斯諸魔眾皆脫惡趣乃發道意。如來為施無恐懼義。以是之故。如來名曰為無所畏。無所畏如來豈異人乎。莫造斯觀。所以者何。則吾 身是也。佛言。目連。佛變斯名於彼世界示現說法。是為如來威神之感。則非一切聲聞緣覺之所能及。

佛告目連。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東南去斯八萬四千諸四大域。其功能變數名稱曰普錦彩色。佛號眾華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彼四大域種種妙好八品珍寶以成為地交露寶幔。其地柔軟如上妙衣。以珍為草自然四寸遍佈於地。足蹈其上則便陷偃舉足還複。其 地平正猶若如掌。普錦世界有大城郭名曰上賢。人民熾盛安隱無患。米谷平賤快樂。不倫人民繁滋其城東西長千二百八十裡。南北廣六百四十裡。上賢大城人民所居 眾多難計。複多於此安迦摩竭拘婁沙國。眾華如來常遊在於上賢大城。若一說法化三垓人得羅漢證。有三垓人至阿那含。有三垓人至斯陀含寂寞之行。有三垓人得道 跡證。有三垓人化緣覺乘。又兩倍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有無數人皆殖眾德本。彼四大域其境界中。而有一樹名蜜合成。常有華實其味甚美如百味饌。男子女人若取 華實當食之者。晝夜七日飽不饑渴。顏容姝好色中改變。精氣充滿勢力強盛形體輕便。食是已後亦不大行亦不小便無有涕唾。土不耕種賈販求利。服是華實自然安隱。亦無貧富飲食居宅等無差特。又 彼如來諸聲聞等。六十四億百千諸姟諸菩薩眾複倍此數。而彼如來所遊觀園名曰普華。佛所食處。佛與聲聞諸菩薩眾。適坐飯頃尋時諸樹曲躬作禮。有此華實自然來 入比丘缽中。飯食已竟。有諸樹木複重作禮複住如故。佛言。目連。彼之世界功德巍巍乃如是矣。眾華如來則吾身是。今續現在。以此名號講說經義。則非一切聲聞 緣覺之所能知也。

佛告目連。斯三千大千世界。西南方去此七大四域。有四方界名曰選擇。一一方域有八萬四千國。一一國有八萬四千王。一一王有八萬四千城。其州域大邦郡國縣邑村落。人民之眾億百千垓具足備滿斯一切王棄去非法。一一王者有八萬四千夫人婇女。一切婇女國中第一為真玉女。一一國王有五百子。或有千二百子者。一一諸王以正治國。不加鞕杖刀刃不設。各各教化不令而從。佛名釋寶光明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在說法。彼佛所游厥四方域精舍。香座高四丈九尺。一一座床香氣流布。于四天下而雨天華。散于釋寶光明如來上。百千伎樂自然和鳴。天 地忽然為大震動音聲如梵。積累功德不可稱計。百千之福為轉法輪。斷諸塵勞泥洹無垢名曰將護。諸菩薩容如來說法為四大。八萬四千王住在宮中。及諸婇女男女大 小。聞了道義悉得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諸王妻子中宮眷屬悉發無上正真道意。皆同一音各自宣言。志願出家。如來勸贊悉使一時同作沙門。若游郡國縣邑丘聚村 落。造行亦不種作自然生粳米。諸天悉來供養之。其佛第一講法。諸聲聞眾皆得立於須陀洹果。諸菩薩乘皆逮信忍。第二說法得斯陀含果。諸菩薩乘皆悉逮得柔順法 忍。第三法會講說經典住阿那含。諸菩薩學獲致五通。第四說法立于羅漢。諸菩薩學得不起法忍。諸王中宮女子官屬。皆轉女身得為男子。斯諸如來悉授其決。皆當 逮得無上正真之道。于意雲何。彼界如來名釋寶光明。豈異人乎。莫造斯觀。所以者何。則吾身是也。以此名號於彼世界示現說法如來變動。則非一切聲聞緣覺之所 能知也。佛告目連。於是三千大千世界。西北方去此。五十五四大方域。有四方域號名香土。以上妙好栴檀雜香為閻浮提土地。有樹名曰普香。一一樹者香聞四十裡。自然蓮華大如車輪。有無數葉香氣普流極柔軟。好絕細彩衣色不可計。光耀煒煒生高二丈。一一蓮華其香之氣。遍四天下香周無量。香為重閣。香為經行。池生蓮華。無有郡縣國邑丘聚村落。惟有高臺無央數千滿其境界。猶如第六無憍樂天。自然之物人民之安。飲食游居等無差特。彼土如來說經法時。惟演清淨諸大人教。舍于聲聞緣覺之事。神通菩薩周遍四方。不可思議諸菩薩眾。逮得法忍。諸 菩薩中有菩薩名曰變眾法王。志願高妙獲威成三。忍明神通辯才巍巍。供養稽首歸命無央數億百千諸佛。變眾法王菩薩大士勸請世尊演說經典。佛即聽之宣揚道義。 即於佛前從座而興高四百里。因從毛孔悉放光明普照世界。自然化生微妙蓮華。其色像貌生無央數億百千葉。遍佈境界積四丈九尺。諸天伎樂不鼓自鳴。出八部音法 印之聲。一一法印總八十四億經典之訓。一一經典攝二萬二千香氣之敏言。從虛空中自然而建。九十六百千億人立不退轉。當成無上正真之道。皆逮得至不起法忍。 諸菩薩眾如是比像周遍彼土。其境人民無有盲聾亦無跛蹇。亦無惡色瑕穢之難。無貧匱者。斯眾菩薩三十二相莊嚴其身。無有異樂以法為樂。亦不食飲服志禪定以為 供養。彼無八處及與惡趣。假使壽終無有別趣惟歸佛道。佛言。目連。于意雲何。釋賢光明如來則吾身是也。如來於彼變化感動。則非一切聲聞緣覺之所能知也。

佛告目連。於是三千大千世界。東北方去此四十二四方大域。有別大界名曰志危。其土人民淫怒癡盛。弊惡慳貪手執刀杖。無信嫉妬犯戒瞋恚。多為徙倚懈怠慢突。放心恣意而不安詳。計有吾我貪人壽命。複無智慧不知時節。不曉羞慚志性卒暴而無恭敬。彼土眾生顏貌變惡下劣卑賤。相求長短欲相危害。憙相罵詈誹謗相言。風雨不時邪辭相教。其地堅鞕麁惡之瑕。荊棘污穢周布土境。斯諸人民形體顏貌似氷麻油草木藍色。衣服醜陋。飲食麁惡貧窮困厄。土石七凶人民憍念。是天宮殿人民之黨。若得財寶悉沒王藏。彼土人民遭眾罰厄。加之杖痛一類無差也。佛言。目連。彼土人民。勤苦之患現在如是。假使命過終沒之後悉墮地獄餓鬼畜生。其佛名曰心念湣哀如來至真等正覺。講說經法現十八變而演典籍。七百歲中無有一人受法教者。其 佛世尊不以懈厭。興發大哀益加演經。其佛若入郡國縣邑邦域村落。人民見之皆共罵詈誹謗。毀辱唾賤瓦石打之。彼如來尊欲開化故亦不退止。時佛複於七百歲中說 經。八十四姟人皆得羅漢。得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各各亦複八十四姟。悉於一日出作沙門受成就戒。一切學者及不學者。于三月竟不樂余談。一日之中皆般泥洹。 又其如來續存處世。複有五人學菩薩乘。宿有餘釁生彼佛土。遭勤苦惱佛為說經。目連白佛言。其土菩薩以何罪殃生彼土弊惡之處耶。佛告目連。菩薩以四事法。生於惡處受於惱患也。何等四。假使菩薩慕供養利。不學道法即生惡處。複次目連。菩薩又喜誹謗正法既自不學。又止他人令不受持。複次目連。菩薩呵折他人斷不得共行誹謗之。複次目連。菩薩不護身口意者。以是四法生於惡趣而受惱患。佛言。在彼世界講說經者則吾身是也。如來現變感動威神。則非一切聲聞緣覺之所能知。目連白佛。如來至真。惟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現作佛事。複于余國異佛土乎。佛告目連。今爾所見世尊示現與聲聞俱。吾又複於斯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大域。隨人所樂察其本志各為說法。又佛於斯三千世界四方大域。以梵天色像說法。或如來像而現教化。或現白衣不著袈裟。或如帝釋示現說法。或如四王轉輪聖王。如是一切行權方便為說經典。如來於斯三千大千世界。各各隨心之所憙樂。所應度者眾生之類。而為說法開化之也。及在他方無量佛土。一切聲聞緣覺之乘所不能知也。如日月宮而不動移。普悉現于郡國縣邑村落丘聚州域大邦。如來若斯自於佛土而不動搖。則便皆現於無央數諸佛國土。隨從群黎本志所應為說經典。

目連白佛言。今所現佛。何所審實。忉利天上閻浮提者。諸天宮中三千大千域者。在他方異佛世界說法者乎。惟天中天當何因知審真佛者。施何所佛福佑大巨不可稱限。佛告目連。吾今問爾從意報之。卿意雲何。猶如幻師化造化人。為 男為女何所審實。目連答曰。無有實者。天中天所以者何。幻祝術力化有所變。悉無所有不可別知。又問。目連。所可故化寧有所辯不乎。曰辯之。天中之天。佛 言。如是一切諸法亦如幻化。不可別知等無差特。亦不作猶如幻師。任力祝術多所化變。所可化者等無差特。佛亦如是。以智慧聖而普示現諸佛國土。所造平等而無 差特悉為佛事。其有供養斯諸佛者。建立福佑德量一等。諸佛世尊無有差別。是一切法悉無所生亦無有實猶如幻化。法 異亦無差別。佛言。目連。如來發意之頃。以一毛孔現江河沙等如來至真三十二相。具足微妙自然顏貌。隨形而化普為說法。而口宣示以六十音。一切如來曉了眾生 心之所行。眾生群黎心之所好悉知根源。順諸群黎而為說法。有所演說眾生悉受則除苦患。斯諸如來皆以三品。感動變化說眾經法。悉以四辯分別之慧皆現佛德。于 目連。意所趣雲何。何所如來為第一尊形像威容初最勝耶。化佛者乎。佛所化如來耶。目連答曰。無有尊卑。天中之天。所以者何。有所變動等無差別故也。是故無 異。顏貌威容辯才聖達。神足說法有所度脫。不可分別言有差特也。佛言。是故目連。當造斯觀。其有自然化現法者。無有差特不可別知。佛言。目連。設了諸法自然化者。則不分別言凡夫有異。況佛法乎。所以者何。目連。一切諸法悉本清淨諸法皆空。人迷惑者反住眾想為應不應。從其所喜而為馳騁其法界者亦無所起亦無所滅。法界平等如來善解。其有解斯。悉于閻浮提眾生之類前。化現諸佛形像相好及諸比丘。而 令人民無覺知者。置是目連。閻浮提人也。正使四方大須彌方域。諸天人民及餘所生群萌伴黨。如來現入一毛孔。于諸人中變化示現。及與聖眾諸人各各不能相見。 不知所入。置是。目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之類。複令稍漸悉得人身。一切群生比丘聖眾人民之黨。如來普現於一毛孔。不能相知為何所入也。置是。目連。正 所東方江河沙等諸佛國土。及于十方諸佛世界眾生之類。無量世界一切悉變逮得人身。如來遍令一切人民及與聖眾入一毛孔不使眾生知為所入也。置是十方江河沙等 諸佛國土群萌之類。佛言。目連。今佛現在無罣礙眼見諸佛國。能以具足聖達佛眼。引若干變而為譬喻。于百千劫 說諸佛土不能究竟。諸佛國土不可眼量。又斯一切群萌之黨。悉令得道猶如緣覺。不能計數稱量知限。何況聲聞。惟有如來。能知多少國土所有廣狹。大小遠近深淺 毫毛分寸分了微塵。正使無量無限不可計會。江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滿其中塵。佛眼無極以無罣礙聖達。皆見。此諸佛國複過於彼。斯諸佛土所有群萌不可限量。人 界若斯眾生甚多多於地土。斯諸眾生稍稍漸得為人身。一切悉為轉輪聖王。一一聖王如彼眾生眷屬之數亦複如斯。 一切聖王及與官屬。如來悉能各各現入於一毛孔。及與聖眾各不覺知不知所入也。各見如來一切毛孔普現佛身及與聖眾。如來所現威神之變終不損耗。正使一劫不可 計劫無量無限劫中現變。如來威聖道德之光不可稱盡。巍巍神妙乃如是也。于意雲何。諸轉輪王及與七寶。所獲功德寧增多不乎。答曰。甚多甚多。天中天。無量安住。佛言。目連。今吾告汝。如彼一切眾生之類。皆為轉輪聖王。與七寶福悉合集之。不及如來所造成滿一毛之福。德善之慶超出於彼。無以為喻也。

爾時賢者目連白佛言。惟然世尊。我得善利慧及餘福。佛為法師聖尊。無限神妙乃爾。威 豪無極明達。浩浩堂堂光輝無邊不可窮底。又天中天。有所興造無所損耗。於一切法靡不暢達。我以違失如是之像無礙之慧。其有眾生得聞若斯佛之所為威聖之變。 一心能聞一句義者。則得善利無極之慶。何況信持諷誦讀者。便當具足如斯神足。發興無上正真之道。如是等人。當為歸命天中之天。無有恐畏不當複疑有向惡趣。 爾時諸天龍神釋梵四天王。從世尊聞佛所示現感動變化。異口同音而諮嗟曰。南無諸佛。歸命世尊。假使有人能發斯心清淨意者。吾亦歸命為之作禮。興隆大道亦當 逮獲。若茲變化猶若如來之所感動也。吾等不疑無猶豫結。時天龍神揵陀羅釋梵四王五體投地歸命斯經則以恭敬首禮佛。百千伎樂自然為鳴。散天青蓮芙蓉莖華遍忉利天。佛說經時七十二垓天人。昔者以來未起道心。今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各自說言。吾于來世於天上世間人民之前。當暢宣顯大師子吼。亦如今日如來所為。興發師子大吼之導。

于斯月氏天白佛言。若有族姓子族姓女。受斯經典持諷誦讀。廣為人說得何福佑。佛言。假令族姓子族姓女。受斯經典持諷誦讀為他人說。當值三寶而不斷絕。所以者何。其聞經者不發聲聞緣覺之心。惟志無上正真道意。所以者何。有學是經。其人則好微妙之義。諸根明達靡不信樂。是故天子。當造斯觀。能受奉持諷誦讀其經典者。為護三寶令不斷絕。于天子意所察雲何。其護三寶使不斷者。設令千佛各壽一劫。甯能歎盡其功德乎。答曰。不能。天中之天。佛言。以故天子。當了知之。若有受持斯經典者德不可量也。于斯慈氏菩薩白佛言。是經名曰何等。何因持名。佛告彌勒。是經名曰忉利天品佛現感動威神之變。奉持之。佛言。慈氏。殷懃受持諷誦說者。若為他人分別解義多所成就。於眾人民若斯像經。流布天下甚難得值。佛說如是。月氏天子。月上天子。慈氏菩薩。賢者目連。諸天龍神阿須輪。世間人民莫不歡喜。作禮而退。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下

 


【經文信息】大正藏第 17 No. 0815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Rev. 1.11 (Big5),完成日期:2009/04/2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back_to_top.png

 

主頁  相片  經典  大藏經  咒典  聯絡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