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主頁      經典      咒典      相片      聯絡
 
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第二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爾時阿難白佛言:「文殊師利法王子問佛世尊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耶?」

佛言:「阿難!如是,如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問我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諸佛世尊,皆轉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

阿難白佛言:「以何因緣,世尊說堅信、堅法、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聲聞、辟支佛耶?世尊!彼之所行是菩薩法耶?」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彼所行者是菩薩法。所以者何?五濁眾生心樂小法不求大乘,是故諸佛以方便力隨眾生性而為說法,以諸眾生多樂小法不堪大乘,如來以方便力觀其深心,令發道意入佛智慧。阿難!如來以如是方便度諸眾生到安隱處,無為無作離心數法,皆悉平等永滅苦樂,無有方所亦無住處,安隱寂靜無餘涅槃。」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而便默然。時尊者阿難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故如來默然?」

文殊師利言:「尊者阿難!以諸眾生聞說是法少能信者,是故默然。世尊說微密之語,唯我能了,今四部眾咸生此疑:『以何緣故,世尊說堅信法乃至聲聞、辟支佛耶?』今此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天,亦有百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皆生疑心:『世尊何故說堅信、堅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乘?』以佛默然而不說此難信法故,諸河泉源小大諸水湛然不流,空中諸鳥亭住不飛,日月不行,一切燈炬無復光照,一切眾生無有威光。所以者何?世尊默然而不解說難信法故。」

爾時世尊所住精舍,一萬蓮華迴旋圍遶者,皆發此言:「唯願世尊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我等曾於此處聞九十二億百千那由他諸佛皆說此法。」

是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願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我夜後分與文殊師利法王子,至東方恒河沙佛土,是諸如來皆說此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無量無邊不可計數諸佛世尊皆宣此法。」

時虛空中有八十萬五千那由他諸天,白佛言:「世尊!願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我等曾於此處,聞九十二億百千那由他諸佛皆說此法。」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說堅信、堅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今此四眾咸皆默然,乃至無有謦咳之聲,今此會中百千萬億眾生皆生疑惑:『世尊何故說堅信、堅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乘?』唯願世尊,拔此大眾心中疑箭,此諸大眾是佛時證。」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諸佛世尊所說之法皆有時證。」

阿難白佛言:「誰是證耶?」

佛告阿難:「法是我證,諸佛如來以法為證而有所說。」

佛告阿難:「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菩薩摩訶薩名曰堅信,乃至名曰辟支佛乘。」時尊者阿難,諸大聲聞,皆悉一心聽佛所說。

佛告阿難:「菩薩摩訶薩,令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信佛知見,信佛知見已,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識,以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識故,是菩薩摩訶薩名為堅法。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信諸佛所說法皆悉空寂,信此法者,是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信於佛智,便作是念:『我等亦當成就此智,亦不見此智。』是故阿難!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於五欲樂不生欣樂成就信力,是故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作是念:『如佛世尊,以不可思議法施諸眾生,我亦應學以不可思議法施諸眾生。』如是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心生歡喜捨一切物,乃至自身尚以布施,何況餘物,信行此施而不倚著,於一切處不生慳悋;以此因緣迴向菩提,亦不起菩提見,是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信心清淨無有怯弱,於佛、法、僧心得淳淨,守護六情無所願求,無信眾生,於佛、法、僧令生信樂,已生信樂心不放逸,發菩提心不著心相,信知六界與法界等。云何信知?所謂此界以諸音聲文字故說,實不可得。信知諸行是無常、苦、空、無我之法,亦信無漏聖戒非戲論法具諸三昧,信一切眾生即是滅界,眾生之相即是滅相,以無依心見諸眾生即是法界,而於此法不見法界。所以者何?法界即是眾生無心之界。菩薩摩訶薩如是信者名為堅信。一切眾生無有住處。所以者何?自性空故。亦復不見眾生形相,見諸眾生同涅槃相。所以者何?眾生界空,是故即見是涅槃相。若有能信如是法者,令多眾生得如是信。是故阿難!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能令諸眾生,  信向佛知見;
心不生染著,  是名為堅信。
信諸佛說法,  其性相皆空;
能信解此法,  是名為堅信。
信諸佛知見,  是不可思議;
發心而勤求,  我應得是智。
不生信樂心,  貪求五欲樂;
是信力成就,  是名為堅信。
信諸牟尼尊,  以法施眾生;
我亦應隨學,  是名為堅信。
信能行布施,  乃至捨自身;
亦不生施想,  是名為堅信。
信能施一切,  不生慳悋心;
盡迴向菩提,  是名為堅信。
信向於諸佛,  其心無穢濁;
亦信無心法,  是名為堅信。
能守護六情,  亦不復願求;
已信解此法,  是名為堅信。
諸不信眾生,  以信而建立;
令隨順佛法,  是名為堅信。
以此信向心,  盡迴向菩提;
而不得心相,  是名為堅信。
知六界平等,  即與法界同;
以音聲分別,  不得諸界性。
信諸行無常,  苦空無有我;
成就是信力,  是名為堅信。
信無漏聖戒,  非是論戲法;
具戒三昧者,  是名為堅信。
信諸眾生界,  即是滅界性;
能信如是相,  是名信中信。
眾生無依性,  即是諸法界;
如此諸法界,  其性難思議。
若能如是信,  隨順彼法相;
此無畏菩薩,  是名為堅信。
信諸眾生身,  畢竟無所住;
其性本空無,  是故無處所。
眾生是涅槃,  其性即空故;
以是義顯示,  寂靜涅槃相。
若能如是信,  名無畏菩薩;
如是諸眾生,  皆名為堅信。
阿難善受持,  亦如是宣說;
若有如是信,  是名為堅信。
如是等諸法,  餘無量無邊;
佛為諸菩薩,  說是差別相。

「如是,阿難!如來.應.正等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復次,阿難,今當為樂此法眾生,復以偈頌說菩薩摩訶薩名堅信義。」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皆共和合一心聽,  我說佛子諸功德;
布施持戒及精進,  忍辱禪定智慧身。
信向樂求如是法,  不信者信佛淨智;
有如是信名菩薩,  導化世間無厭惓。
信解諸法無分別,  其性空寂佛所說;
若能善解如是法,  是名菩薩堅信者。
信佛知見無有量,  發心欲求如是智;
無上大人所有智,  我當何時得此智。
不信欲樂是淨法,  不為欲因行惡業;
以信力故樂求法,  有此勝信名菩薩。
信諸如來以法施,  我亦應當如是學;
佛所說法隨順行,  有此勝信名菩薩。
信能捨此上餚饍,  象馬金寶及奴婢;
男女眷屬所愛妻,  大小村城及國土。
亦以手足支節施,  破骨出髓無所畏;
耳鼻眼目及以頭,  有此勝信名菩薩。
信知此身內無主,  是故能以惠施他;
亦復能以妙法施,  以是因緣求佛智。
信能捨此無我身,  見來求者心歡喜;
如是眾生我善友,  為菩提捨危脆身。
信如是法菩提因,  以清淨心化世間;
聞法不疑佛知見,  有此勝信名菩薩。
知眼無常及耳鼻,  舌身及意亦復然;
知是虛偽不牢固,  為菩提因悉能捨。
見苦眾生無信手,  化令住信能信施;
自住慈心愍世間,  皆令信佛最上智。
見著六塵行惡者,  化令迴心趣佛智;
不得此心菩提因,  能信菩提無心相。
見諸眾生界無智,  不知六界是平等;
此法皆同法界相,  以音聲說不可得。
見諸眾生在生死,  無常計常癡冥中;
教信諸行是無常,  令信解空無有我。
見諸眾生行惡戒,  教令信佛無上戒;
自淨戒定諸功德,  有此勝信名菩薩。
見諸眾生多懶墮,  教令信佛大精進;
知精進力自調伏,  能持此信名菩薩。
見愚眾生計壽命,  教信陰身無有壽;
了知滅界同法界,  若知此法是勝信。
分析此身無去住,  雖復異世業不亡;
所造善惡諸業因,  終不遠離此法性。
見眾生性無依法,  此界亦同諸眾生;
法界平等不思議,  無畏菩薩如是信。
佛說此信無有二,  勤修善行知諸法;
亦為他說如是信,  而不染著於三有。
信如是等眾生性,  無有決定常住處;
空不可取無相法,  能信是法名菩薩。
是諸眾生如空定,  亦不寂靜涅槃界;
不可說有諸性相,  知是法者名持信。
見諸眾生信邊法,  以寂靜法而導之;
故於三界得高稱,  亦名持信勝菩薩。
若有如是妙勝信,  發無畏心樂求法;
我法若有黠慧人,  廣向時眾而宣說。
已說堅信諸功德,  及餘種種差別相;
不著三界清淨心,  憐愍眾生良福田。
長夜布施自調伏,  住清淨戒修忍辱;
精進修定及智慧,  行菩薩行心調伏。
以諸相應方便智,  導眾生到安隱處;
能令不墮諸惡趣,  有如是智名菩薩。
以真淨心動世界,  震起波踊有六種;
光照華上坐菩薩,  皆說寂靜空無法。
東方國土及南方,  西方北方亦復然;
上方下方及四維,  皆同說此寂靜法。
寧捨身命不疑佛,  亦教他人信佛智;
若諸眾生有是信,  佛及行者能證知。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為堅法?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於佛正法終不退轉,受持佛法為他宣說終不毀犯,於不可思議真如法界,應當逮得如是等法,堅心受持而無怯弱;能觀諸法真實之相不生染著故,而於此法無所受持,於法非法亦不生著,應如是持樂求諸法;求已能受,受已能持,持已能說,歡喜調柔易可共住,常樂宣說寂靜之法,不動法界能逮諸法真實之相;於諸法中善得調伏,亦不毀損常住妙身,如此之身常住故妙;應知此身無始無終無聚無散,應如是知;如佛世尊,為諸菩薩分別解說,於此法中亦應逮得,見一切法清淨無垢,善解諸法無可著處;諸法性虛不可得見,以不見故無所受持;宣說法界無相無性,無有言說亦無所有無有思想,遠離思想心不可得,其性寂靜離諸音聲,無有言說非境界法;常樂受持宣說是法,而於是法心無所依,以如是等無所有法,種種差別為菩薩摩訶薩說,而於此法不作合散無種種相,如其所說皆已逮得,已得此法名為性地;性地菩薩摩訶薩,乃至於少法中不生來去想,已能受持不來去法,而於此法不生增減亦無聚散,若能受持不增不減不聚不散,如是等法是名堅法。菩薩摩訶薩於諸法性得無所得,以於此法性無所得故,是菩薩摩訶薩名為堅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於諸佛正法,  而無所退轉;
能持如是法,  是名為堅法。
未曾有毀犯,  不思議法界;
能逮如是法,  是名為堅法。
久發心受持,  諸佛所說法;
心無有怯弱,  是名為堅法。
於一切法性,  正趣而勤求;
不生染著心,  是名為堅法。
不著亦不住,  亦能教示他;
能持如是法,  是名為堅法。
調柔易共住,  宣說寂靜法;
不動彼法性,  是名為持法。
了知諸法體,  而無有性相;
於此法決定,  是名為持法。
亦未曾毀損,  常住真妙身;
當知此身者,  即以法為體。
此身無終始,  諸法之所成;
於此無增減,  是名為持法。
佛為諸菩薩,  宣說諸法相;
能得如是法,  是名為持法。
此界性自空,  於法無染著;
能持如是法,  是名為持法。
觀察一切法,  性空不可見;
以不見法故,  亦復無所持。
以無所持故,  能顯示法界;
無性相音聲,  其體無所有。
遠離諸思想,  心亦不可得;
以不得心故,  名不可思議。
已遠離心想,  宣示寂靜法;
無音聲境界,  名不可思議。
能持如是法,  亦復無所信;
不依無所信,  不依無所有。
佛為諸菩薩,  宣說如是法;
不合亦不散,  亦無種種相。
若說於此行,  得住於性地;
已住於性地,  即名性地人。
住性地菩薩,  畢竟無所依;
能持如是法,  是名為持法。
以是故阿難!  菩薩摩訶薩,
於法無所得,  即名為持法。
若有諸眾生,  佛道生遠想;
以方便力故,  令到究竟處。
如是法及餘,  為諸菩薩說;
以微妙方便,  顯示佛知見。
持法大明人,  唯佛能證知;
及修行此法,  無畏諸菩薩。
不可思議智,  說持法差別;
法非法清淨,  安住是法中。

「如是,阿難!如來正等覺,以方便力故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為堅法。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為八人?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已過八邪修八解脫不著八正,過凡夫法而無所作,逮平等道過凡夫法,勤求菩提不得菩提;離諸邪見而修正見逮平等道;離自身相,雖未得佛身而求菩提;離眾生想,而修佛想逮平等想;離眾生摷窟法求無摷窟法,於諸法中而無所住。所以者何?不見有法而可住者;過世間法開通聖法已逮滅界,亦不得世間及出世間法,遠離有無是法非法,善能觀察斷常二邊;觀去來現在心相,乃至菩提心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已逮眾生心相平等法故;是以毒不能害火不能燒刀不傷身。所以者何?已能遠離諸境界故。雖未得佛行,已於諸趣無有決定。所以者何?菩提離諸趣故。菩提趣者安靜無為,菩提性空無有處所,是以刀不傷身名不可害,其乘速疾名不可害。所以者何?速達此乘無有罣礙,以是事故刀不傷身。亦有遍緣眾生慈菩提行慈,一切眾生界不可得,無所行慈一切法空慈,趣寂靜界慈,離瞋恚慈,行智明慈,能照菩提,眾生界不可得慈,遍緣眾生故刀不能傷,知欲、色、無色界皆悉平等,亦知法界平等如菩提無種種相。不可知不可著,無戲論無垢穢,安隱寂靜離諸音聲,菩薩摩訶薩能了知是界,於諸趣中所有言說音聲皆能了知。所以者何?以於無來去法界中得無住法忍故。善知一切眾生言音,而為解說寂滅之法,不作是念:『我於是時為此眾生說法。』已遠離我想諸音聲故,知諸法寂靜故,於諸法中不取其相,不可得故,不著言說故,是菩薩摩訶薩名為八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已過於八難,  正住八解脫;
不著八正見,  是名為八人。
已過凡夫法,  而不住正道;
處中離二邊,  是名為八人。
已過凡夫法,  而離求菩提;
不得菩提相,  是名為八人。
遠離諸邪見,  能修行正見;
逮得平等道,  是名為八人。
遠離自身相,  而不住菩提;
雖未得佛身,  是名為八人。
除去眾生想,  能修行佛想;
已逮平等相,  是名為八人。
離眾生摷窟,  求無摷窟法;
不住於諸法,  是名為八人。
已過世間法,  而開通聖法;
成就於滅界,  是名為八人。
諸佛所說法,  及餘世間法;
不得此法相,  是名為八人。
見有是一邊,  見無第二邊;
能捨如是見,  是名為八人。
觀察中道法,  及與斷常邊;
知是平等想,  是名為八人。
不得過去心,  及與未來心;
現在心不住,  是名為八人。
所說最初心,  能生菩提者;
此心不可得,  云何得菩提?
若能逮得此,  不得菩提心;
故毒火不能,  傷害壞其身。
其趣雖不定,  遍修如是行;
逮無去來法,  故名不可害。
菩提無趣相,  以音聲故說;
善解音聲相,  故名不可害。
去相不可得,  來相亦復爾;
音聲說去來,  故名速疾乘。
是故名安隱,  亦名為空無;
亦名速疾乘,  亦名不可害。
如是速疾乘,  菩薩應通達;
無能罣礙者,  是故名不害。
設以利刃刀,  不能傷其身;
不見於身相,  故刀不能害。
遍緣眾生慈,  及以菩提慈;
行菩提慈故,  不為刀所害。
無行無眾生,  不得眾生界;
寂靜無生慈,  遍緣眾生慈。
遠離瞋恚慈,  及行智明慈;
能照菩提慈,  遍緣諸眾生。
解刀是空法,  善修於身相;
未得菩提道,  不為刀所害。
已逮寂靜界,  遠離諸惡趣;
惡業不能障,  不為刀所害。
遠離於無明,  已證知明法;
逮得菩提照,  是名為八人。
能知欲色界,  無色界是空;
皆悉是平等,  是名為八人。
界與菩提等,  無有種種相;
無智無分別,  清淨無戲論。
已逮此平等,  菩薩無所依;
所說諸音聲,  能遍至諸趣。
來去諸音聲,  皆歸於法界;
於無住法中,  得此最上忍。
善解眾生音,  為說寂滅法;
不生如是心,  我為彼說法。
已過音聲法,  不取種種相;
知諸法寂滅,  是名為八人。
已過諸音聲,  通達音聲界;
不著音聲者,  故名為八人。
阿難!以是事,  是名為八人;
雖作如是說,  其實不可得。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為八人。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須陀洹?阿難當知!不可思議佛道名須陀洹。菩薩摩訶薩住無所住近於佛道,不受諸法,無所依倚亦無所緣;不住諸法畢竟無生。菩薩摩訶薩為得是道故,堅固精進、堅固思惟無有懈怠;終不違逆心無所依,諸佛所乘無上最勝出要之道,不著此道亦不住中,以如是道推求諸法;雖復推求而無所得,而於彼道不動不住;於道想、生死想、佛想能生平等,於結障法平等、諸法平等、諸佛平等,遠離身見能生佛見開悟諸見,修對治想已過我想。阿難!以是事故,菩薩摩訶薩名須陀洹。不著佛道逮無染道,不疑佛菩提,不選擇戒,乃至不見佛戒;以不見故,不選擇戒不分別戒,永斷三結不住三界,已逮佛道離眾生想,無所依止離依止法,專求佛道得安隱寂靜道。不惜身命,以歡喜心能捨一切物,顏貌和悅無有嚬蹙;為菩提故而行布施,無有少物而不能捨;為濟苦眾生故,令到涅槃故,為修有相法故,得無相法故,離眾生想入眾無畏,說寂靜法淨菩提道;無所怖畏乃至無有死畏。所以者何?以逮得寂靜法,遠離塵垢安住佛道,善修惡趣諸平等想無戲論道。阿難!以是事故,菩薩摩訶薩名須陀洹。」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思議佛道,  名為須陀洹;
若有住此道,  必流入菩提。
此道如虛空,  不依一切法;
無緣無所住,  所有不可得。
菩薩堅精進,  能逮如是法;
諸佛導世者,  無上出要道。
不染著此道,  亦復不住中;
以此道推求,  不見一切法。
此道無動搖,  亦復無住中;
不懈怠如佛,  不逆無所畏。
所說生死相,  佛想亦復然;
能於此平等,  知是須陀洹。
諸結及與障,  能覆佛道者;
皆悉能遠離,  是名須陀洹。
能斷於身見,  而生於佛見;
開悟諸邪見,  善修對治想。
善修自身想,  知我想過患;
是名須陀洹,  不著於佛道。
設生此猶豫,  我不得菩提;
即得無染著,  而求於佛道。
亦不選擇戒,  不願佛尸羅;
已斷於戒想,  不分別尸羅。
永斷於三結,  不住於三界;
已逮得佛道,  善修眾生想。
以無所緣道,  而求於菩提;
已逮寂靜道,  佛無垢菩提。
好樂行布施,  和顏無嚬蹙;
不惜於身命,  為無戲論道。
為苦惱眾生,  一切皆能捨;
令過須陀洹,  妙勝果之上。
遠離諸有想,  善通達無相;
以是故無有,  惡名諸怖畏。
所說法非法,  二俱能遠離;
於中不染著,  無有惡名畏。
若入大眾時,  其心無所畏;
宣說寂滅法,  已淨菩提道。
若起眾生想,  能生其真實;
以是故無垢,  遠離一切畏。
已離一切怖,  乃至無所畏;
已得寂靜道,  安隱無有上。
知惡趣平等,  而不生怖畏;
此道現在前,  無有吾我想。
菩薩如是法,  名為須陀洹;
為樂小法者,  而作如是說。
以微妙方便,  宣說於佛法;
於道放逸者,  令入如是法。
諸佛之導師,  捨方便而說;
為諸久行人,  求最勝道者。
以是故阿難!  我說須陀洹;
黠慧諸眾生,  能解了是事。
以是故阿難!  我說須陀洹;
不黠慧眾生,  謬分別是事。
凡小無智心,  不解微密語;
愚心起諍訟,  不解微妙義。
滿足多百法,  乃名須陀洹;
以須陀洹名,  顯示諸佛法。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須陀洹。

廣博嚴淨經卷第二

卷第一             卷第三

 

 

google-site-verification=Iz-GZ95MYH-GJvh3OcJbtL1jFXP5nYmuItnb9Q24Bk0